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父母都希望可以培养出一个乐观、自信、聪明等这样的孩子,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孩子影响一生的能力,面对困难的能力。
磊磊在众人眼中是一个特别聪明可爱的孩子,他自己会做很多事情,知道收拾玩具,整理衣服,有时让父母非常省心。
可是如果遇到稍微难一点的事情,他往往就会失去耐心,鞋带系不好就急得哇哇大哭,乐高拼不好就直接把积木砸掉,不管父母怎么劝都没用,有时又让父母非常头疼。
遇到困难就后退,发脾气,这是典型的抗挫折能力差。孩子应该有抗挫折的能力,否则即便在成年之后,也会因为无法面对挫折而屡遭失败。
为什么孩子很脆弱,像个蛋壳一样?
蛋壳效应,是英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提出的一种生理性心理疾病,是指孩子的脆弱心理,脆弱的像蛋壳一样。
什么样的孩子有蛋壳心理?
只喜欢赞同的词语,一点也不喜欢反对的话,外表高冷傲慢,内心脆弱无比,敏感又特别疑神疑鬼。
有些孩子只能接受成功,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想轻生,暴躁,比如最近频频爆出的儿童跳楼和自杀事件。
这些悲剧的根源,都是孩子的“蛋壳心理”,抗挫折能力低。
什么是逆商?
抗挫折能力,又被称为逆商,是人们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它是由美国职业大师保罗提出来的,就是当个人或组织面对逆境时,以其独特的方式对逆境做出的不同反应。
逆商,不仅能够决定人们能有多远,更是能够决定人们能走的多精彩。生活中的困难,在拥有高逆商的人们面前,也能够充满阳光。
决定逆商高低的四个维度
逆商是由CORE四个维度构成的。CORE是Control(掌控感)、Ownership(担当力)、Reach(影响度)、Endurance(持续性)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略词。
这四种就像你在篮球场上需要运用力量、速度、协调能力和智商一样,CORE四维度能够决定你的总体逆商。
担当力
培养孩子的担当力,让他们知道要对自己所作所为负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努力的去解决问题,打败挫折,而不只是原地不动,坐等挫折向自己压来。
高逆商的人更愿意主动承担困境所产生的后果。这种担当力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掌控感
人们即便是身处困境,也会有掌控事件的能力,哪怕这种能力很小,但是只要存在,人们就会有战胜挫折的机会。要想拥有掌控感。
首先一定要坚信“任何事情都能做到”,即使面对最糟糕的处地,相信通过行动和希望可以达成。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从小拥有对事件的掌控力,必然会让他们成年后受益。
持久度
任何逆境的出现,都会有着一定的原因,这些原因会影响着逆境持续时间的长短。
如果逆境持续的时间越长,人们抗挫折的能力就会越低,以至于最终彻底失去信心。
而更多人的是把失败认定是永久的、不可逆的,从而拒绝改变。
影响度
困难的出现对人们必然会有所影响,只是逆商高低不同的人对于挫折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高逆商的人会乐观对待,想办法去解决;
低逆商的人只会怨天尤人,无限制放大一件很小的挫折,把它扩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就此堕落。
由此根据斯托茨的理论的四个维度可以总结,高逆商的人会有这几个表现:
1.往往拥有很高的控制感2.更倾向于从自身找原因3.不会延伸放大挫败感4.在逆境中拥有更高的忍耐力
由此可见高逆商的人往往有更强毅力和和掌控感,拥有这样的品质往往可以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做到我心岿然不动,最终取得成功。
褚时健是非常有名的烟草大王,让红塔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香烟品牌,更是一手把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烟草企业。
只是在71岁时,因为经济问题被判入狱,之后因身体状况保外就医,那时的他已经74岁了,却没有颐养天年,而是承包了一座山头开始种橙子,花了11年的时间。
在85岁高龄时又有了一个新的称号,中国橙王。
贝多芬:“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孩子逆商差?很大程度上和父母有关
1、凡事怪他人,孩子没有错
朵朵走路时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摔倒在地的她放声大哭,妈妈赶紧踢了石头几脚,安慰朵朵说,都是石头的错,让朵朵不要伤心了。
如果总是把责任推卸到他人身上,那么当孩子独自面对挫折时,必然会手足无措,甚至觉得世道不公,从而做出极端的事情。
2、事事包揽,不给孩子自主的机会
蕾蕾渴了,妈妈立刻端来温水,蕾蕾饿了,爸爸立刻拿来零食;蕾蕾说有点冷,妈妈赶紧拿来外套,蕾蕾说有点累,爸爸赶紧抱起累累……
父母爱孩子没有错,但是不应包揽孩子的一切,而是适当的要给予他们动手的机会,否则当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自主能力会越来越差,自然无法面对挫折。
3、出错就嘲笑,拿挫折压挫折
强强期中考试没有考好,他伤心的把试卷拿给父母看,本想得到一点安慰,却只是得到了父母冷嘲热讽,说考这么差还好意思哭,也不嫌丢人。
如果孩子在父母身上感觉不到爱,那么便会变得自卑悲观,他们不愿意面对挫折,只会用逃避去解决问题,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脆弱。
挫折教育的误区
1、完全坐视不理
孩子面对挫折时,有的时候只凭一己之力是无法面对的,这时就需要父母加以帮助和引导。然而很多父母为了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都会选择坐视不理,这样只会让孩子受挫后失去自信,不利成长。
2、刻意的制造挫折
有时我们的生活平静如水,未必每个家庭或者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这时有的父母就会焦虑,他们担心这样安逸的环境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会人为制造一些挫折,只是这反而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
3、不宜过分赏识,不宜火上加油
孩子遇到挫折之后,情绪上自然会出现波动,这时父母不能只是用美好的词语去安慰孩子,当然也不能一味的数落孩子的不是,而是要及时给予孩子疏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
引导孩子形成高逆商
1.支持孩子冒险精神
有一个北欧的教育理念叫“森林教育理念”,教育者带孩子去森林里,利用森林里的一切资源,用枯枝、果实、石头等物品进行算数,观察树林里的昆虫、植物、鸟类等,尽管让他们在森林里攀爬。
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当野外发生各种恶劣天气,下雨,打雷等天气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抗挫折能力,孩子第一时间是想办法如何去解决而不是逃避。
想要提高孩子的逆商,首先我们要支持孩子的冒险精神。但不要让孩子出现生命安全问题,合理的冒险就好了,孩子既能成长也不会太过于产生阴影。
2.给孩子树立榜样
有社会心理学家曾说过:对强者的崇拜,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著的影响。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多是以家长为榜样,所以家长要能够以身作则地引导和影响孩子,完善自身行为和性格,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父母的优秀品质。
等孩子大一点,家长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引导孩子学习名人的勤奋和努力,将他们的正面事迹强化,引导孩子去学习,这对于打破孩子的“蛋壳心理”更是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是以家长为榜样,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地引导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家长面对生活的不顺和挫折也总是叹气,哀声哉道,孩子也必然受到影响,如果父母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努力解决问题。
3、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
如今太多的家庭中,父母都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他们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从来不让孩子插手家务,甚至连孩子自己的事情也会代劳。
只是这种看似爱孩子的行为,却让孩子失去了自我的空间,没有了选择的自由。父母要适当的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面对一些事情,并且告诉他们要为自己的言行承担后果,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力。
4、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源于父母对他们的爱,不管孩子做了什么,听话还是调皮,成绩好还是坏,父母都应该一如既往的爱他们,支持他们。
有安全感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才不会悲观,他们始终相信自己能够战胜挫折,因为身边有太多爱他们的人在支持他们。即便天真的会塌下来,也会由个子高的人去顶着。
5、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归因方法
父母的每一句话,其实都在传递着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比如孩子想要直接拿走商场里的娃娃,父母会指着营业员说阿姨不会同意的,这无疑就是把问题的根源指向了营业员。
父母应当告诉孩子这是商场的东西,每一个人都不能随便拿,只有通过购买的方式才能够得到。这样孩子在遇到挫折时,才会从根本找原因,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把责任归因到他人身上。
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
高逆商的人会积极面对挫折,勇于战胜挫折,这不仅是磨难,更是财富。父母不妨多用心培养孩子形成高逆商,因为这必将让孩子终生受益。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