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坠胀的治法特点
肛门坠胀临床颇为常见,此症既可见于痔疮焮痛,脱肛未收,或气虚不能收摄,阴虚湿热下注者。
在一般脾胃病中,多见于排便不畅,肠中宿垢不得下达,或脾虚气郁,升降失常以致肛门坠胀。
此症虽然不作主症,但有时治疗十分棘手,患者坠胀难忍,迟迟不得缓解。
经纤维肠镜检查,排除肠道肿瘤、多发性肠息肉、痔疮外,中医内科治法总以通腑行滞,调理脾胃、升清降浊为主。
(1)肠腑燥结,便下艰涩者,宜润肠通便,下导腑气。一般便通气降后,直肠刺激症状多能减轻。
可参便秘治法,用麻仁丸(火麻仁、杏仁、厚朴、枳实、赤芍、大黄)、益血润肠丸(当归、熟地、荆芥、枳壳、杏仁、肉苁蓉、苏子)等加减。
丹溪曰:“实秘宜涤荡肠胃,开结软坚……虚秘宜滋阴养血,润燥散结。”提出按虚实用药,但老人虚秘不可轻用硝黄。
(2)气涩壅滞,腑行不畅者,多伴有腹部胀痛,大便排出不畅。
宜行气疏滞,辛润通腑,用四磨汤(槟榔、乌药、木香、沉香)、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枳壳、杏仁、青皮、皂角、郁李仁、半夏曲)等加减。
明·孙一奎曰:“下坠在血活之后,此为气滞,宜加槟榔。盖后重者当和气,积与气坠下者,当升兼消,升谓升麻之类,消谓木香、槟榔之类。”提出气滞坠胀者,当以下行导气为治。
(3)脾虚失运,气机升降失常者,临证较为多见,这类病人往往大便并非干燥,甚或溏黏不爽,欲解不得,肛门坠胀时轻时重,通导大便治之少效。
治法宜健脾益气为主,恢复脾运,同时配合疏调气机的药物。可选异功散(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当归、陈皮、白术、升麻、柴胡、甘草)等加减。
由于清气不升则浊阴不降,组方时我常参考丁甘仁治疗肛门坠胀的用药特点,以桔梗配枳壳,升降开泄,并加入炙升麻、干荷叶等加强升清降浊之功,临床收效较好。
(4)湿热未尽,邪滞肠腑,多见于久泄久痢,肠腑积滞不清。
近年所治肠癌尤其直肠部位的肿瘤,手术后肛门坠胀者较多,主要表现为大便排出不畅,次多量少,甚者日夜达数十次之多,每次排出少量黏液或粉红色条状物,肛门肿胀疼痛。
可能与保肛手术,部位较低,或术后肠道吻合口炎症刺激所致有关。
治疗以清肠化湿,通导积滞为法,用葛根岑连汤合木香槟榔丸加减,必要时加用制军,以涤荡肠腑。
若积滞能下,肠腑得清,则大便通畅,肛门坠胀随可缓解。
总之,肛门坠胀,病在直肠,总与肠腑传导失常有关,其证有虚有实,有肠垢燥结、气涩壅滞、邪滞肠腑、脾虚不运、升降失常等多种因素。
对于久治难愈者,在辨证的基础上,注意润肠通便和升降气机,往往能够较好改善症状。
文字/刘沈林姚学权整理/邹坤吴冠楠郭丽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