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连南人家收看更多连南新闻
欢迎订阅连南人的家乡自媒体
文化
资讯
特产
民俗
互动
海风藤(排瑶语:yian5lou5mei1),为胡椒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藤茎。生长于山坡、岩石阴湿处。可入药,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
独脚金(排瑶语:zang4vui5mie3),为玄参科、独脚金属一年生半寄生草本植物。生长于低海拔庄稼地、荒山草地、田边、沟谷、耕地等。可入药,具有清热、消积之功效。常用于小儿疳积、小儿夏季热、小儿腹泻、黄疸型肝炎等。
飞扬草(排瑶语:hiang6yi1mie3),为大戟科植物飞扬草的干燥全草。生长于低海拔山区及平地郊野。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通乳之功效。常用于肺痈、乳痈、疔疮肿毒、牙疳、痢疾、泄泻、热淋、血尿、湿疹、脚癣、皮肤瘙痒、产后少乳等。
老鹤草(排瑶语:ba6gu1lou4),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或老鹤草的地上部分。生长于草坡或沟边。可入药,具有祛除风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
马兜铃(排瑶语:ma1su6mei1),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的果实。生长于海拔-米的山谷、沟边、路旁阴湿处及山坡中。可入药,具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泄大肠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痰壅气促、肺虚久咳、肠热痔血、痔疮肿痛、水肿等。
皂角刺(排瑶语:dog5li5diang4),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生长于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可入药,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兔儿伞(排瑶语:ba1ji3mie3),为菊科兔儿伞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海拔-米的山坡荒地林缘或路旁。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麻木、肢体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痈疽肿毒、瘰疬、痔疮等。
猫须草(排瑶语:gien5zan1mie3),为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林下潮湿处,偶尔也见于无荫山坡上。可入药,具有清热去湿、排石利水之功效。常用于急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等。
白英(排瑶语:gien5zan1mie3),为茄科草质藤本。生长于山谷草地或路旁、田边。可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水肿、淋病、胆囊炎、胆结石、风湿性关节炎等。
琼花(排瑶语:gien5zan1mie3),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生长于丘陵、山坡林下或灌丛中。可入药,具有活血通络、止痛消炎、清热凉血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腰膝酸痛等。
四照果(排瑶语:dong5dang4beo3),为山茱萸科四照花属植物,落叶小乔木。生长于海拔-2米的森林中。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肝炎、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豨莶草(排瑶语:vie5fu1mie3),是菊科草本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地上部分,一年生草本。生长于海拔-米的山野、荒草地、灌丛、林缘、山坡、路边、荒地及林下,也常见于耕地中。可入药,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等。
六月雪(排瑶语:bog1viang1diang4),为茜草科六月雪属植物六月雪。生长于河溪边或丘陵的杂木林内。可入药,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舒筋活络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咳嗽、牙痛、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慢性肝炎、肠炎、痢疾、小儿疳积、高血压头痛、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痛等。
四块瓦(排瑶语:bin5man1mie3),为金粟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1米的山坡、沟谷密林下或灌丛中。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风寒咳嗽、跌打损伤、血瘀肿痛、无名肿痛、毒蛇虫咬伤等。
青葙子(排瑶语:mun6mie3),为苋科植物青葙的茎叶或根。生长于坡地、路边、平原较干燥的向阳处。可入药,具有燥湿清热、杀虫止痒、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湿热带下、小便不利、尿浊、泄泻、阴痒、疮疥、风瘙身痒、痔疮、衄血、创伤出血等。
吴茱萸(排瑶语:fa1dog1diang4),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生长于海拔米以下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可入药,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功效。常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大苞水竹叶(排瑶语:liang5gou1mie3),为鸭跖草科、水竹叶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米的山谷水边、溪边、沙地和密林下。可入药,具有逐水通便、消肿散结、通经之功效。常用于水肿、慢性肾炎、晚期血吸虫病等。
云芝(排瑶语:ye5gu1ba1),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的干燥子实体。生长于多种阔叶树木桩、倒木和枝上。可入药,具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胁痛,纳差,倦怠乏力等。
桑寄生(排瑶语:gie5heng1da5),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生长于海拔20-米的平原或低山常绿阔叶林中。可入药,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等。
白茅(排瑶语:von1dun6),为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河岸草地、农田、果园、苗圃、田边、路旁、荒坡草地、林边、疏林下、灌丛中。可入药,具有凉血止血、清热通淋、利湿退黄、疏风利尿、清肺止咳之功效。常用于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常山(排瑶语:mie1yog1ni1),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生长于海拔~0米阴湿林中。可入药,具有涌吐痰涎、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等。
垂盆草(排瑶语:ru1dong1mie3),为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多肉植物。生长于山坡岩石石隙、山沟边、河边湿润处。可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疮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湿疹、带状疱疹等。
落葵薯(排瑶语:fu3mei1beo3),为落葵科、落葵薯属缠绕藤本植物。生长于沟谷边、河岸岩石上、村旁墙垣、荒地或灌丛中。可入药,具有滋补、壮腰膝、消肿散瘀、活血、健胃、保肝之功效。常用于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热毒疮疡,跌打损伤等。
金线草(排瑶语:fu3mei1beo3),为蓼科金线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生长于山地林缘、路旁阴湿地。可入药,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泻、痢疾、胃痛、经期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瘰疬、痈肿等。
鹅掌柴(排瑶语:vog5fog6diang4),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茎皮、根和叶。生长于山谷疏林中或山沟两旁。可入药,具有清热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烫伤、无名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等。
薯莨(排瑶语:dai5gu3bei3),为薯蓣科、薯蓣属藤本植物。生长于海拔-米的山坡、路旁、河谷边的杂木林中、阔叶林中、灌丛中或林边。可入药,具有活血、补血、收敛固涩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血瘀气滞、月经不调、妇女血崩、咳嗽咳血、半身麻木等。
仙茅(排瑶语:dam5ya6dao3),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生长于海拔1米以下的林中、草地或荒坡上。可入药,具有补肾助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阳萎精冷、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软弱、下肢拘挛等。
杜若(排瑶语:dam5hog5mie3),为鸭跖草科、杜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1米以下的山谷林下。可入药,具有疏风消肿、理气之功效。常用于蛇、虫咬伤及腰痛等。
野板蓝(排瑶语:dien6mie3),为爵床科板蓝属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米的林下阴湿地。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常用于中暑、腮腺炎、肿毒、毒蛇咬伤、急性肠炎、咽喉炎、口腔炎、扁桃体炎、肝炎等。
紫金牛(排瑶语:ma1xie6gog5dan1),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小灌木或亚灌木植物。生长于海拔1米以下的山间林下或竹林下。可入药,具有止咳化痰、祛风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小儿肺炎、肺结核、肝炎、痢疾、急性肾炎、尿路感染、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等。
水团花(排瑶语:song1hei1diang4),为茜草科植物水团花的枝叶或花、果。生长于海拔-米的山谷疏林下或旷野路旁、溪涧水畔。可入药,具有清热祛湿、散瘀止痛、止血敛疮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肠炎、浮肿、痈肿疮毒、湿疹、溃疡不敛、创伤出血等。
三桠苦(排瑶语:bu4a4num5),为芸香科、蜜茱萸属乔木。生长于海拔0米以下的山地。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喘促、咽喉肿痛、肺痈、疟疾寒热、风湿痹痛、胃脘疼痛、虫蛇咬伤、痈肿疮疗等。
破布叶(排瑶语:zong3ying5diang4),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叶。生长于山谷、平地、斜坡灌丛中。可入药,具有清热利湿、健胃消滞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黄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痛、泄泻、疮疡、蜈蚣咬伤等。
博落回(排瑶语:dong5gou1mie3),为罂粟科、博落回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米的丘陵或低山林中、灌丛中或草丛间。该种全草有大毒,不可内服,入药可用于跌打损伤、关节炎、汗斑、恶疮、蜂螫伤等。
葫芦茶(排瑶语:dam5dui6ya6gog5),为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地上部分。生长于海拔1米以下的荒地、山地林缘、路旁。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积杀虫之功效。常用于中暑烦渴、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病咳血、肾炎、小儿疳积、黄疸、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痛、钩虫病、疥疮等。
地桃花(排瑶语:dui6hou5diang4),为锦葵科、梵天花属直立亚灌木状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2米的干热空旷地、荒坡或疏林下。可入药,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风湿痹痛、痢疾、带下、月经不调、跌打肿痛、喉痹、乳痈、疮疖、毒蛇咬伤等。
牛白藤(排瑶语:ba6su1mie3),为茜草科植物牛白藤的茎叶。生长于山谷、坡地、林下、灌木丛中。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中暑高热、肠炎、皮肤湿疹、带状疱疹、痈疮肿毒等。
东风草(排瑶语:dong1fog6mie3),为菊科植物东风草的全草。生长于林缘、灌丛、山坡、丘陵等。可入药,具有清热明目、祛风止痒、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风疹、疥疮、皮肤瘙痒、痈肿疮疖、跌打红肿等。
伏石蕨(排瑶语:gie5dan1mie3),为水龙骨科、伏石蕨属小型附生蕨类植物。附生在海拔95-米的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润肺止咳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肺脓肿、肺结核咯血、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淋巴结结核、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外用于疮肿毒,皮肤湿痒、中耳炎等。
假鹰爪(排瑶语:ni6miu6mei1),为番荔枝科、假鹰爪属直立或攀援灌木。生长于丘陵山坡、林缘灌木丛中或低海拔旷地、荒野及山谷等地。可入药,具有祛风止痛、行气化瘀、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骨痛、产后腹痛、跌打、皮癣等。
扶芳藤(排瑶语:sa1fog1ni1mei1),为卫矛科卫矛属常绿藤本灌木。生长于山坡丛林、林缘或攀援于树上或墙壁上。可入药,具有舒筋活络、止血消瘀之功效。常用于腰肌劳损、风湿痹痛、咯血、血崩、月经不调、跌打骨折、创伤出血等。
银背蕨(排瑶语:xiao6mun6fa1),为中国蕨科粉背蕨属植物。生长于海拔1-米的灌丛间岩石缝中或路边墙缝隙中。可入药,具有活血调经、补虚止咳、解毒消肿、利尿通乳之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腹痛、乳腺炎、乳汁不通、肝炎、腹泻、膀胱炎、血淋、小便涩痛,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刀伤、疮肿等。
锡叶藤(排瑶语:beo1gong1za1mei1),为侧膜胎座目、五桠果科、锡叶藤属常绿木质藤本。生长于灌丛或疏林中。可入药,具有收涩固脱、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白带、子宫脱垂、跌打肿痛等。
无根藤(排瑶语:den6vang5hoi3),为寄生缠绕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1米的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可入药,具有去湿消肿、利水之功效。常用于肾炎、水肿、尿黄、尿急、尿痛、风湿关节炎、疮疔、骨折等。
魔芋(排瑶语:nog1gang3bei3),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米以下的疏林、林缘或溪谷两旁湿润地。可入药,具有消肿散结、解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肿瘤、颈淋巴结结核等。外用于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等。
大苞景天(排瑶语:ei1bou6gao1ni1),为景天科、景天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0-2米的山坡林下阴湿处。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常用于产后腹痛、胃痛、大便燥结、烫火伤等。
大蓟(排瑶语:gie5yian3ei1),为菊科、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米的山坡林中、林缘、灌丛中、草地、荒地、田间、路旁或溪旁。可入药,具有凉血、止血、散癖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咯血、吐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肝炎、肾炎、乳腺炎等。
裂果薯(排瑶语:beo1gong1bei3),为草质缠绕藤本。生长于沟边、林中、路边、山谷、山坡溪边、水边湿润地、田边潮湿地。可入药,具有凉血止痛、散瘀消肿、去腐生新之功效。常用于咽喉痛、风热咳喘、牙痛、肝硬化腹水等;外用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等。
牡荆(排瑶语:bong1giang1diang4),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的变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生长于低山山坡灌木丛中、山脚、路旁及村舍附近向阳干燥的地方。可入药,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杀虫、止痛除菌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痧气腹痛吐泻、痢疾、风湿痛、脚气、痈肿、足癣等。
蛇根草(排瑶语:ngien1hum1mie3),为茜草科蛇根草属植物日本蛇根草的全草。生长于山坡路边、林下阴湿处草丛中及水沟边。可入药,具有祛痰止咳、活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劳伤吐血、大便下血、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筋骨疼痛、扭挫伤等。
黄花稔(排瑶语:biu5dui6mie3),为锦葵科植物黄花稔的叶或根。生长于山坡灌丛间,路旁或荒坡。可入药,具有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乳痈、痔疮、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等。
感谢清远葫芦里中医馆瑶医特色馆、连南瑶医馆馆长邓强医师和高徒唐烨、房荣冰对瑶药排瑶语记音给予大力支持邓强
清远葫芦里中医馆瑶医特色馆馆长
连南县瑶医馆馆长
连南县武术协会会长
瑶族邓氏
瑶家拳
瑶医药
第十四代传承人
正骨堂第八代传承人
草药介绍来源:百度百科
草药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草药记音来源:邓强医师唐烨房荣冰
你的笑,我经年不忘
一生短短长长,相逢自思量
愿化成骏马,与你驰骋天涯
一起守护古老的传说和神话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