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记者见证了一场“艰难”的比赛。在杭州采荷中学新生军训现场,初一新生们比赛系鞋带。原本以为,对于10多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哪知道,竟然有三成学生不会。好多孩子怎么都无法把解下的鞋带正确地穿回鞋帮的小孔内,女记者不忍心,想上去帮忙。后来,不少孩子竟主动提着鞋子找老师求助,让人大跌眼镜。(8月28日新华网)
系鞋带这种事情,按理说是幼儿园小朋友就应该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杭州这所中学的这场系鞋带比赛,却有些“打脸”:现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初中一年级学生不会自己系鞋带。随后的叠衣服比赛,结果更糟糕,只有两成左右的学生达标。
系鞋带、叠衣服,这已经算是最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却连初中生都无法掌握。其他更加复杂一点的生活技巧,情况可想而知了。面对这样的结果,父母、老师以及教育部门,都应该有所警醒和反思:当父母包办了孩子在家庭中的一切,从盛饭、穿衣、洗衣、做饭到各种家务,都由父母代劳;当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学习、考试、升学,取消了与学习无关的一切课程;最后的结果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中学生不会系鞋带,影响却不仅仅限于中学时代。媒体报道过很多大学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刷鞋子,只好过一段时间就把脏衣服、脏鞋袜打包寄回家,让父母代劳,洗好晾干再寄回来。这种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和批评,然而仔细想想,既然中学生都不会系鞋带、叠衣服,那么大学生不会洗衣服、刷鞋子,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一个讲究分工与协作的社会,一个人没必要样样都会,现在学习好,毕业后找份好工作,挣大钱,其他琐事找人代劳就行了。但是,这不仅不符合“技多不压身”的“祖训”,而且同样会在现实中碰壁。曾有报道说,现在如疏通下水道、修理日光灯、修理家具等事务,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很多人吐槽;但转头想想,这些事情本来自己可以做的,却为何只能求人?
所以说,中学生不会系鞋带,大学生不会洗衣服,毕业了不会疏马桶,这都是“低能延续”。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一方面需要家长及时放手,主动引导和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才能对各种需要自己处理的事情应付自如。另一方面,需要学校或教育部门及时“上手”,通过设置劳动课程、组织劳动实践活动等,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生活技能,解决当前年轻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问题。
(燕都融媒体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