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脓肿中医
脓肿复发
预防脓肿
胶质脓肿
脓肿后遗症
识诊脓肿

李子平教授丨小肠克罗恩病CTE和MRE应

数字化伍德灯 http://m.39.net/news/a_8052394.html

小肠克罗恩病CTE和MRE应用说明

和评价专家共识

李子平

医院

影像学检查是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诊断不可或缺的检查方式。

磁共振检查(MagneticResonance,MR)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是影像学检查重要的技术,也是克罗恩病检查最为有效的方法。

美国腹部放射学会克罗恩病学组,于年发表了“小肠克罗恩CTE和MRE的应用说明和评价的专家共识”。

此共识具有临床实用性,反映了CD具体影像表现,可以帮助胃肠病学家和外科医生做出CD治疗的决策。

来自医院的李子平教授,在第五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上,介绍了“小肠克罗恩CTE和MRE的应用说明和评价的专家共识精解”。

请看来自会议现场的听课笔记。

MR和CT小肠成像(MRE和CTE)

是小肠克罗恩病检查最有效的方法

对内窥镜的补充,可发现50%小肠镜检正常者

可以发现病灶部位、范围和并发症

监测治疗反应、病变愈合和进展

一、检查方法

每次口服>ml中性(或双相)对比剂

在CT或MR检查前45~60分钟,分量口服

多期增强扫描观察肠腔、肠壁、肠周系膜和血管

扫描包括腹盆腔和会阴

增强扫描在肠实质期和门脉期之间,50~70s

CTE用低剂量扫描,层厚2~3mm

MRE:T2WI、SSFSE,有压脂扫描观察肠壁水肿,平衡稳态自由进动成像、DWI也有帮助

医院影像医学科的检查方法

(一)CT小肠造影(CTEnterography,CTE)

1.检查前肠道准备:

清洁肠道,禁食

扫描前1小时,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ml

直肠灌肠,等渗甘露醇溶液,~ml

2.扫描方法:全腹+盆腔,薄层扫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

3.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mg/ml),1.5-2ml/kg,4ml/s

4.CT后处理:MIP、VR、MPR、CPR

(二)磁共振肠造影(MREnterography,MRE)

2.5%等渗甘露醇液,ml/杯,间隔15min,喝完5杯,共ml

呼吸屏气训练,建立静脉通道

第1次上机检查,Cineimaging(肌注-2之前),时间约15min

下机,肌注-2

第2次上机检查,常规MRI序列+DWI+四期增强,时间约30min

下机,检查结束

二、影像学表现

克罗恩病具有多种影像学表现,CD的病理表现与影像所见高度一致。

影像学表现定义:

1.肠段壁强化:与相邻肠管比较增强后密度或信号增高

不对称:横断或纵向肠壁不对称,系膜侧肠壁比对侧壁更易受累

肠壁分层(两层或三层):内壁强化或晕征

均匀对称:透壁性强化

2.肠壁增厚:

轻度:3~5mm

中度:5~9mm

重度:≥10mm

3.肠壁内水肿:T2WI压脂系列高信号,仅MR检查

4.肠管狭窄:

无上段肠管管扩张:上段肠管腔<3cm,多模态影像检查不扩张

上段肠管轻度扩张:上段肠管腔3~4cm

上段肠管中-重扩张:>4cm

5.假性憩室:由于系膜侧急性或慢性炎症,造成对侧宽基底的囊袋状突起

6.蠕动减弱:提示肠管潜在病变

放射科医师要描述:病变部位和长度、肠壁厚度、溃疡和肠壁T2WI信号;肠壁增厚和强化说明炎症。

炎症的不对称影像表现:系膜缘增厚,对侧缘假性憩室,可能是CD的特殊征象。

胃肠病专家结合非特异性的影CT小肠造影(CTEnterography,CTE)表现、内镜所见和临床资料来进一步处理。

壁内溃疡表现为肠壁表面小的局限性破裂、空气或对比剂进入炎性肠壁: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小溃疡。

炎症肠壁强化说明炎症,跟严重程度无关。轻度炎症:强化肠段3-5mm;重度炎症:溃疡、T2WI高信号。

不能单凭DWI高信号来判断CD活动。

三、基于MR的评分系统

MaRIA,Clermont评分和MEGS:

基于组织学、内镜,用于描述炎症的严重程度

溃疡、肠壁T2WI高信号;壁厚度,相对强化程度

CTE和MRE直接通过局部影像而非全身评价

临床评分系统不能反映不同肠段炎症严重程度,也不能反映病变长度和位置,而这是临床决策所必需的。

影像标准细化,真正能用于临床医师判断轻、中、重度炎症,还需多学科调查。

四、CD肠段狭窄

狭窄有炎症和纤维化成分;

磁化传递成像、超声弹力成像、DWI、相对强化能判断纤维化,但目前没有一个被临床普遍接受;

严重的炎症和纤维化,药物治疗都可能失败;

狭窄近端>3cm,不能检测顺应性或即时痉挛;

平衡稳态自由进动(true-FISP)显示狭窄;

狭窄近端扩张是可靠征象,无扩张的狭窄应采用多模态影像。

五、CD穿孔和系膜炎症

单纯瘘管:表现为肠外两腔相通管道,内有或无气体、液体,受累肠管常常成角。

复杂瘘管:多个通道“三叶草”或“星状”,肠壁间脓肿或炎性肿块。

窦道:肠管缺口,盲端不与邻器官或皮肤相通。

肛周瘘管:从直肠或肛管扩展到肛周或会阴区皮肤,治疗前评估。

炎性肿块:不规则肿块样组织,内含脂肪或软组织密度,通常并有复杂瘘管。

脓肿:系膜、腹腔、肛周积液伴环形强化和气体。

肠周水肿或炎症:异常肠袢周围系膜内CT密度增高或T2WI高信号或DWI高信号;环肛周表现。

血管充血:供应炎症肠袢,“梳样征”。

纤维脂肪浸润:异常肠管附近脂肪增多,推压肠管,常在系膜侧,或环绕肠管。

肠系膜静脉栓塞:急性可见栓子,慢性侧枝循环。

淋巴结肿大:短径>1.5cm。

六、肠系膜静脉栓塞

急性血栓在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主干

急性血栓吸收,远端血栓发展成慢性

慢性肠系膜上静脉远端阻塞肠段,反映CD活动或曾有CD

七、CD肠外影像表现

骶髂关键炎(通常不对称)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缺血性坏死(通常在股骨头)

胰腺炎

八、CD活动性的影像学特征

1.临床工作中放射科医师必须描述是影像所见:

是否提示有CD;

累及肠段、最近段位置、长度和近端扩张程度;

CD狭窄或穿孔的病例,要描述相应肠壁是否有炎症;

肠镜检查前后要做CTE或MRE,观察肠壁炎症和并发症;

考虑用CTE或MRE,筛查小肠炎症和并发症患者;

要求盆腔MR检查,评价肛周CD和肛周并发症;

描述:T2WI、DWI、肠周渗出、肠壁厚度、溃疡;

评价治疗反应,应该用MRE而非CTE;

如果患者不能增强扫描,可以选用MRE的T2WI和DWI;

CTE和MRE检查,要仔细观察肠系膜静脉血栓和小肠静脉曲张。

2.CTE和MRE征象对应临床诊断

3.医院影像医学科提供的报告

CD的病灶具有多发节段性的特点,各病灶所处的疾病阶段可不相同。

因此其影像表现多样,需综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内镜和病理等考虑其疾病诊断及分期等问题。

CD的MR影像报告,应尽可能地为临床提供与治疗策略有关的信息:

①基本信息(必备):

疾病累及的范围

是否有并发症

整体疾病活动性评估(活动期/缓解期)

②狭窄性质判断与疗效预测信息(尝试提供):

狭窄性质的判断(炎症/纤维化)

是否存在提示药物治疗终将失败的征象?

③治疗前后对比疗效评估:

好转

稳定

进展

九、如何选择CTE或MRE检查

1.CTE

化脓或怀疑穿孔需要处理

年龄超过35岁

首次做CT或MR

急腹症表现患者

排除引起腹泻的病例或其他小肠病

用低剂量CT检查

MR禁忌:对比剂过敏,幽闭恐惧症

影像设备方便性或专业知识所限

2.MRE

以往有CTE检查

小于35岁患者

非急症表现患者,评价疗效

了解肛周窦道或脓肿

孕妇

碘对比机过敏

影像设备方便性或专业知识所限

总结

CTE和MRE能够提供指导治疗相关的CD病灶、严重性、病变范围和其并发症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不能从临床、内镜检查中得到。

本共识建立了应用CTE和MRE检查小肠CD患者的共同规范、系统性地评价了解剖结构、影像征象的意义、规范了描述小肠CD炎症及并发症的术语。

提供具体影像征象与临床诊断之间的桥梁,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同时更好地理解CD长期并发症的历史。

原创:沈水

转自:IBD学术情报官

携手消化,天天干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yinjij.com/nzhyz/9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