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炯
编辑
林枫
题图
电影《实习生》
出品
零态LT(ID:LingTai_LT)
“字节跳动降薪了,奔走相告!!”
9月1号,字节跳动发薪日的第二天,一位员工在脉脉上写道。这是字节取消大小周后首次发薪,脉脉上的字节员工一片哀嚎,“薪资回到了两年前”“已经在找下家”“双休瞬间不香了”“公司取消大小周的目的是省钱”...员工的不满情绪在这个为职场人打造的APP上裂变增长。不止是字节跳动。一系列事件揭开了福报的遮羞布,6月初,腾讯光子工作室率先打响反“福报”第一枪,快手随即相应,BOSS直聘、Vivo、小鹏汽车陆续退出大小周的“福报”序列。但这些公司取消大小周后,依然有许多问题没有回答。零态LT和几位大厂90后员工(均为化名)聊了聊,试图探究他们在在大小周、的工作制中,都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又各自做出了哪些选择?
我们发现,这届年轻人正在深陷内卷之中,他们甚至有的自上班第一天就策划着如何逃离。
01“反水”的字节民工:我该毕业了
于圆圆丨字节员工丨工作3年
在确定本月工资少了将近块后,于圆圆开始反悔自己投出的那张赞成票。今年6月份,快手宣布取消设立仅半年的大小周制度,字节跳动随即针对此议题在内部发起投票,刚刚在张一鸣手中接棒的新CEO梁汝波表示,三分之一的公司员工反对取消,另有三分之一赞成、三分之一弃权。这场“民主调研”在公司决策中并未起到决定作用,7月份,字节跳动发布公告,将在8月1号正式结束已运行八年的大小周工时。在北京块是一个临界点。
今年4月份,前程无忧发布年第一季度全国27个热门城市的平均薪资,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别已元、元、元夺得前三。而据新浪财经调查显示,年北京平均工资的中位数为元。相对于中位数,以高薪著称的互联网员工显然占据优势,但已然被官方实锤的新生代农民工,并非人人都是月入5万的资深码农,月入1万左右的员工才是互联网的腰部人群。除却必备花销,其每月存款恰好在上下浮动。
于圆圆年毕业后入职字节跳动,基本工资加上元房补税前16k左右,三年过去,这份薪水并未发生太多变化。在字节拿房补的前提是居住在30分钟内可步行至公司的区域。
▲图:电视剧《新闻编辑室》
字节到,中介饱,“节区房”成为字节与房产商共同造就的传说。
年~年,字节员工规模从人增至11万人,仅在北京就超20处办公地点,每逢字节选定新址,周围房租水涨船高。“都说字节入职即巅峰,可能不绝对,但大部分人基本没差。刚来北京那会儿花租了一个次卧,大概有15平米,现在把水电网算上,价格已经逼近了块,字节喜欢把公司开在四环内,接近北京的中心文化区,有牌面儿,但牌面儿这东西挺贵。
你大概想不到,现在许多外部公司的员工不太喜欢和字节人合租,还会抱怨字节为什么要把公司开到他们附近。”于圆圆说。三年内于圆圆存下一笔客观的财产,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在山东老家贷款购入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产,月供不到4千块,接近于大小周工时下每月自己的加班费。“字节员工其实花销不大,公司管三餐,还有水果、零食,尽管最近一年餐饮标准有所下降,但在互联网大厂里还是佼佼者,大家甚至连纸巾都不用购买,因为公司也免费提供。如今没了大小周,我才明白一个道理,公司让加班哪里是为了让员工挣钱,是为了让员工不出去花钱。”
大小周的高强度工作状态让员工成了一根被石头压紧的弹簧,石头搬走后,弹簧依旧保留了肌肉记忆。字节员工显然还未从这样的状态里成功抽身,部分员工没了周末的加班,依旧是一副低迷、疲惫的精神面孔,和于圆圆同组的张水是其中之一。在此前半年,由于加班严重,每逢深夜准备离开公司时,张水都要先服下一片褪黑素,步行回到家,药效开始发挥作用,随后是身体含铅一般与床绑定,昏沉入梦,“能觉察出自己现在对褪黑素的依赖,但还是不能断,加班后的疲惫不像单纯的体力劳动,可以蒙头就睡,白天的每一场会、每一次沟通、对业务的每一次复盘、对竞品的每一次讨论...它们自由组合成了一长段冗杂、卡顿、毫无逻辑的PPT视频,下了班躺床上它就开始自动播放,褪黑素一度是我的暂停键。”张水说。
于圆圆最终选择离职,她不再和众人在私下里琢磨公司在未来是否会进行普调,或者提高绩效奖金,而是打算在自己流水还未下降太多的时候启程去下一站。
“字节内部以同学相称,外界也认为字节是学校的管理模式,但学校分太多种,在我眼里,字节是一所高中,就像河北省那所著名的超级中学一样,它可以强大到让闻者颤抖,但终究不是大学,我觉得我应该在这里毕业了。”
02心心念念的大厂,快把人异化了
黄丹青丨某大厂离职员工丨就职大厂2年
离开大厂的两年是一个不断调整焦距的过程,把过去的自我当成客体对待,视域才能相对清晰。辞职后成为旅行博主的黄丹青过得并不轻松。因上个月河南出现疫情,与甲方反复打磨的郑州探店脚本宣布搁置,这意味着他几个熬夜磨本的通宵效率归零,同时也意味着,他失去了一笔可观的广告收入。疫情过去迈入初秋,脚本中大量细节又要重新修整。这样的故事,在他两年的网红生涯里反复发生。
这是他在辞职之前意料之中又在计划之外的。两年前,黄丹青还拥有大厂光环,和同行们一起挤地铁,又一起坐在价值几十亿的办公楼里上班、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到深夜,然后下班后各自散去,回到各自的出租房。“掘金、互联网升级后的蓝海、创造性、市场多变...”他开始用一系列关键词描绘自己在入职大厂前的幻想。“能进大厂不容易,当年校招时,印象最深的是我和舍友凌晨坐从哈市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参加面试,为什么要坐凌晨的车呢?因为可以省掉一天住酒店的钱。
当时我看着在旁边靠窗轻酣的室友,在朋友圈写下一段话: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或是已经成了北漂的一员,昨天我还和舍友开玩笑说我们即将叩响社会的大门,不想进去,就滚去考研,可是现在,他就坐在我旁边的硬座上,跟着我一起去混,一起去浑,可是他那么稚嫩,我这么稚嫩,我甚至怀疑社会压根不会接纳我们这种样子。面试的时候黄丹青见到了高手,在其中的一场面试中,有位应试者站起来自我介绍,全程英文,说自己哪项成绩是全球Top10,在多少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成为大厂员工,不是一场心诚则灵的侥幸,是需过五关、斩六将的斗争。黄丹青几经厮杀,终于脱颖而出,顺利拿到了某大厂的offer。
但才工作一年,就在大厂把PUA、内卷、办公室斗争、过度加班尝了个遍。辛辛苦苦得来的战斗果实,去真正品尝的时候才发现味道是酸和涩。
▲图:电影《实习生》
令黄丹青恐惧的是在大公司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下,人人都成为了一颗简单的螺丝钉。在大公司,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就像创造一双鞋子。挑选布料的只需要挑选布料、做鞋垫的只需要做鞋垫、生产鞋带的只需要看需生产鞋带、负责质检的只需要按规则质检。一双漂亮的鞋子完成了,流水线的任何一个工人都很难说一句“这双鞋是我做出来的”。标准化生产下,任何参与的人都付出了努力,但这个产品,只属于公司。黄丹青在某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