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9日清晨,超声科的教学查房再次开展,这次选取的是一例儿科急腹症的病例,主查医师详细汇报了患儿的病史,女,6岁,腹痛3天伴发热、呕吐,无腹泻;体格检查:腹平,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下腹部明显,反跳痛可疑,肿块未及。实验室检查:CRP30.00mg/L,白细胞计数14.9×10^9/L,嗜中性粒细胞比率0.,儿科急诊医师考虑“急性阑尾炎”,并开出急诊B超予以检查。
当时值班的急诊超声医师发现患儿下腹腔一个液实混合回声团,范围约72x45x47mm,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分布杂乱,可见液暗区,范围45x34mm,并有明显压痛感,CDFI示包块周围血供可见,内部未见血供。结合患儿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断,超声诊断为“下腹腔液实混合回声团(阑尾脓肿?)”。主查医师向当场的规培医师提出是否有诊断不明时,大家对这个貌似“阑尾脓肿”的诊断没有疑惑,但是它真的是“阑尾脓肿”吗?患儿被收入院后,小儿外科医师邀请我科的吕夕明医生介入会诊,希望能够对脓肿穿刺引流。吕医生探头一放发现这个“阑尾脓肿”不对,随即邀请我科的儿科超声专家潘尹主任,经验丰富的潘主任仔细扫查后发现声像图不符合“阑尾脓肿”的诊断,并且在这的混合回声团周边发现了小的类圆形液暗区,再结合超声血流信号,诊断一下子豁然开朗,其实这个冒牌的“阑尾脓肿”实为“右侧卵巢囊实团块伴蒂扭转”,当即两位医生就联系了儿科医生建议急诊CT及急诊手术准备,不出所料急诊CT提示患儿右侧附件区的囊实性团块实为畸胎瘤,随后手术也证实了是来源右侧卵巢的囊性畸胎瘤伴蒂扭转。在场的规培学员们都惊呆了,当即提出了许多疑问,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怎么将真假“阑尾脓肿”进行鉴别,最后由我们的潘主任对其进行了总结,她指出这个病例为什么被误诊主要是被临床信息的迷惑,想当然的诊断为“阑尾脓肿”,其次要牢记阑尾炎的四个间接征象:网膜包裹、腹腔积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阑尾周围肠管扩张,而这例患儿只有腹腔积液;再者要灵活变换高低频探头对病变进行扫查。随后潘主任介绍到小儿畸胎瘤的声像图表现千变万化,不要局限于书本上的特征性的表现,而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超声诊断主要依靠彩色Doppler及临床病史。
本次超声科“阑尾脓肿”误诊病例的教学查房给规培医师许多启发,在确认临床资料的同时也不能一味的迷信临床诊断,“同病异影、异病同影”是影像学检查中经常存在的,这时除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我们超声科医师应该熟练掌握临床资料并且要有对病变鉴别诊断的能力。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