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脓肿中医
脓肿复发
预防脓肿
胶质脓肿
脓肿后遗症
识诊脓肿

综述直肠脱垂的手术方式及特点江从庆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直肠脱垂的主要表现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脱出并伴有盆底功能障碍,常引起肛门黏液渗出、出血、失禁及便秘等症状。直肠脱垂的病理解剖改变包括腹膜反折过深、乙状结肠冗长、肛门括约肌松弛及骶直分离等。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

手术入路分为经腹手术和经会阴部手术

经腹手术主要包括经腹直肠固定术伴或不伴乙状结肠切除

1.经腹直肠前悬吊补片固定术(Ripstein术):游离直肠至尾骨尖,保持直肠后壁筋膜完整性。向上牵拉直肠,将一段网状补片从直肠前壁包绕,并固定于骶岬或骶前筋膜。应注意避免环绕过紧导致肠梗阻。该手术无需切除肠管,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复发率2%~8%。

2.经腹直肠悬吊补片固定术(Wells术):将补片置于骶骨前,缝合到骶骨凹内,与游离后向上牵拉的直肠后壁缝合。Ivalon补片植入后使直肠变硬,并诱发无菌性炎症性纤维化,有效防止直肠套叠及直肠脱垂的发生,复发率及手术死亡率均较低。有文献报道术后便秘及排便困难的发生率达13%~19%。

3.Orr-Loygue术:充分游离直肠后将两条网带缝合至直肠侧前部,然后将相对两头缝合至骶岬上,从而将直肠固定于骶骨,其复发率为5.6%,84%的患者肛门失禁症状改善。

直肠缝合固定术:将直肠从骨盆游离至尾骨尖水平,保留直肠侧韧带。于骶岬下方以不可吸收线缝合骶前筋膜和直肠系膜。通过直肠的反应性瘢痕化及纤维化达到固定目的。复发率为3%~9%,约15%的患者术后出现便秘。单纯行直肠固定术而不切除乙状结肠,会使原有的便秘症状加重,因此,该术式主要用于治疗不伴便秘的直肠脱垂。

经腹直肠固定、乙状结肠切除术:术前便秘且伴有乙状结肠冗长的直肠脱垂患者,应考虑采用直肠固定联合乙状结肠切除术。对于术前便秘的患者,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术后复发率2%~5%,但术后存在并发症(肠梗阻、吻合口瘘等)发生的风险。

争论的焦点:是否行乙状结肠切除术。、

行直肠固定术时应特别注意游离直肠过程中应避免或减少神经副损伤导致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受损。

经会阴手术:年老体弱

其他经会阴手术适应证为:(1)合并其他疾病不适宜行经腹部手术;(2)经腹部直肠脱垂修复术后复发;(3)既往盆腔手术史;(4)盆腔放疗后;(5)年轻男性患者为避免性功能障碍的风险。

1.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Altemeier术):手术适应证:(1)直肠全层脱垂﹥5cm;(2)年老体弱;(3)直肠脱垂并嵌顿。手术原则包括切除过长的直肠乙状结肠、抬高重建下降的盆底腹膜和折叠修补肛提肌。该术式是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裂开、盆腔感染等风险。该术式优点为创伤小、并发症少、对性功能无影响,并可附加肛提肌成形术以减少术后复发率,但该手术因切除了部分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损害,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4%,复发率为0%~50%

2.经会阴切割缝合器直肠切除术:该术式实际是Altemeier术的改良术式。该手术适于直肠脱垂﹥5cm的患者,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我们认为该手术需注意以下两点:(1)对脱垂肠管扩张、水肿及肥厚严重的患者,选用切割缝合器操作可能出现切割缝合不全等问题;(2)该手术易损伤盆底腹膜疝肠管,应在腹腔镜监控盆腔脏器的情况下操作。该手术仅对脱垂肠管进行切除,并未处理下降的盆底腹膜及修复肛提肌,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术):常用于脱垂肠段﹤5cm的高龄且并存内科疾病的患者。首先将直肠黏膜环形袖状切除,然后将肌层纵行折叠缝合,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12%,主要包括感染、出血、排便梗阻等,术后复发率高达30%以上。

外部骨盆直肠悬吊术(Express术):在Delorme术的基础上附加直肠固定术。有研究显示,Express术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其术后复发率为15%。

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STARR术或TSTSTARR+)主要用于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有学者尝试运用该术式治疗﹤5cm的完全性直肠脱垂,并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术后排例功能

大多数患者便秘及肛门失禁症状可在术后缓解。肛门失禁是直肠全层脱垂患者的主要症状,约50%~80%的患者术前存在肛门失禁,30%患者术后仍有肛门失禁,这与肛门括约肌损伤或反复牵拉造成的阴部神经病变有关。

经腹手术与经会阴手术的术后大便失禁症状改善率相似。

14%~83%患者经腹手术后便秘得到改善,但14%~50%患者便秘加重或新出现排便困难。可能的原因包括游离侧韧带损伤神经、直肠固定悬吊后顺应性改变、冗余乙状结肠在直肠上段折叠从而增加出口阻力等。

13%~%经会阴手术的患者术后便秘症状缓解,1%~15%患者新出现排便困难,其原因是术后直肠容积减少,肠黏膜套叠及功能性梗阻在直肠切除后缓解。

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进展魏晓玲1,张志谦2,耿学斯2

按Gcahrs可分为完全性脱垂(直肠全层脱垂)和不完全性脱垂(直肠黏膜脱垂)‘1。。

具体实施方法有紧缩肛门、切除或折叠冗长的结肠、悬吊固定直肠、纠正直肠套叠、消除Douglas陷窝、修复盆底等。

经会阴部手术常见的有肛门环缩术、经肛直肠黏膜缝缩术、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经会阴直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及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术)等。

肛门环缩术(Thiersch术)年Thiersch首创肛门环缩术,通过使用金属丝加强或替换肛门括约肌,缩紧松弛的肛门,起到固定直肠黏膜和肛管的作用。

Thiersch术适用于轻度直肠脱垂伴肛门松弛的患者、或年老伴有严重合并症无法耐受其他术式的患者。

缺点:无法治愈疾病本身,只是防止其下垂,因此术后复发率高,为20%~60%。且易发生感染、狭窄溃疡、脓肿和粪便嵌塞等并发症。

经肛直肠黏膜缝缩术(Gant—Miwa)Gant—Miwa术原理是在脱出肛外松弛黏膜上行多点,无规律,不定点结扎,使直肠黏膜短缩,从而整复脱出的肠管。根据脱出肠管的长短大小,结扎域的数目大多在30~50枚,最佳深度为平滑肌的表面。该术式对于年老体弱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以及不愿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尤为适宜。据报道,单独使用Gant—Miwa术式,其复发率最高可达30%,而施行联合手术后复发率可下降至14%¨。

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Altemeier术):结扎过多肠系膜会导致缺血,因此适用于脱垂肠管长度5cm的直肠全层脱垂、年老体弱或肠管嵌顿绞窄的患者。但美国学者cirocco提出该术式对于各年龄段的患者也适用。因为无需游离盆腔,避免了对生殖泌尿神经功能的损伤,尤其适合年轻的男性患者。Altemeier术是急诊处理嵌顿性直肠脱垂的首选术式之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对性功能影响小、术后疗效好且能安全重复实施等优点,术后复发率约4.5%~23%。。

经会阴直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术)Delorme术通过折叠分离固有肌层,切除脱垂的直肠黏膜,同时缝合直肠和乙状结肠浆肌层,复位到肛提肌上方,起到稳定直肠至正常解剖位置,增强括约肌的力量以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全层脱垂4cm或脱垂仅限于部分肠管的患者。

Tsunoda认为有利于改善肛门括约肌和直肠的感觉功能,不涉及神经损伤,可降低术后便秘的发生率,适合便秘伴直肠内套叠的患者。。。但手术只切除部分脱垂的肠管,没有根本上改变解剖缺陷,术后会阴下降依然存在。因此远期复发率高,为0~16%¨。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尿潴留、排便感觉功能障碍及直肠狭窄等,发生率为0~32%

直肠悬吊固定术直肠悬吊固定术即悬吊固定脱垂的肠管,抬高闭合Douglas陷窝,恢复盆底重建,矫正异常解剖结构。该术式整体疗效较好,复发率低,适用于Ⅲ度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患者。包括ipstein术、wells术、Orr术及Nigro术等。

①Ripstejn手术通过提高盆腔陷窝,恢复直肠后方曲线以改善直肠脱垂。后复发率为1.6%,且病死率较低。

wells术通过固定直肠与骶骨,切除部分直肠侧韧带,阻止肠套叠的发生。复发率在1.2%左右,但易并发盆腔感染、肠腔狭窄、骶前出血及排便困难等…。

0rr手术通过缩短直肠、与骶骨固定,使直肠变硬,既解决了直肠本身脱出的症状,又加强了直肠和乙状结肠的解剖结构。

Nigro手术通过固定盆腔,恢复肛直角的生理角度,适用于盆底缺损较大,肛直角完全消失的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

乙状结肠切除术该术式仅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不做直肠及其侧副韧带的悬吊、折叠和固定,适用于Ⅱ、Ⅲ度完全性直肠脱垂或乙状结肠冗长伴长期便秘的患者。远期期复发率相当低,为0~9%。

腹腔镜下直肠固定术。包括单纯缝合或直肠后置网片的悬吊术,进行或不进行肠管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便秘、梗阻、甚至直肠狭窄、盆腔感染、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0~23.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yinjij.com/nzzy/5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