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度日如年
便秘
}
便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便秘?
便秘是指粪便停留于结肠的时间超过正常排出时间,使大便于结,导致48小时以上不排便;或主观感觉排便困难或有解不净的感觉的症状。便秘常影响食欲及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使体内有毒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延长,而被大量吸收,引起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主要表现为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口苦、精神萎糜、头晕乏力、全身酸痛、部分人有贫血、营养不良。
二、便秘的种类:
1、无张力便秘:(弛缓性便秘或无紧张性便秘)因大肠肌肉失去原有敏感性或紧张力,致使推动粪便的蠕动缓慢,使粪便通过大肠时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水分被吸收掉而大便变硬、变粗,造成排便困难。此型多见于年老体弱、多次妊娠、营养不良、肥胖以及运动过少者;此外,还见于无定时排便习惯者。食物质地过细、纤维索过少及饮食中缺乏糖类、脂肪、水分、B族维生素等也可引起。
2、痉挛性便秘:因肠道神经末梢刺激过度,使大肠以及结肠的肠壁肌肉过度紧张或痉挛收缩,引起大便成为小粒状或像铅笔那样的细条状(粪便通过痉挛部位时,有疼痛感觉),这种便秘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腹泻,可发生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常见的原因有患胃肠道疾病或某种神经失调,食用过于粗糙的食物,及使用泻药过量过久。
3、阻塞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因大肠病变引起肠的一部分变细,或因肿瘤压迫肠道而引起肠道狭窄而阻碍大便的通过。如粪便过度臃塞于直肠、乙状结肠.可出现左下腹胀和压痛,并有欲便不畅感。
4、伴随性便秘是因药物的副作用(如止痛药、抑制胃肠运动的药、止咳药、麻药、安眠药等都可引起便秘)和妊娠产生的下腹部压迫等原因所伴随出现的便秘。
三、引发便秘的原因:
(一)原发性因素
1、饮食因素一些人饮食过少,食品过精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份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进入直肠后的粪便残渣因为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去刺激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2、排便动力不足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肌的舒张、提肛肌向上向外牵拉,而且还需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屏气用力来推动粪便排出。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后等,可因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不干净,粪块残留,发生便秘。所以老年人多出现便秘。
3、拖延大便时间一些人把大便当作无关紧要,可早可迟的事,忽视定时排便的习惯;或因工作过忙、情绪紧张、旅行生活等,拖延了大便时间,使已到了直肠的粪便返回到结肠;或因患有肛裂和痔疮等肛门疾病、恐惧疼痛、害怕出血、不敢大便而拖长大便间隔时间。这都可能使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感受反应变迟钝,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而不引起排便感觉,形成习惯性便秘。
4、水份损失过多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失血及发热等均可使水份损失,代偿性引起粪便干结。
(二)继发性因素
1、器质性受阻肠管内发生狭窄或肠管外受到压迫时,如肠管良性和恶性肿瘤、慢性炎症所引起的肠腔狭窄变小、巨结肠症引起的直肠痉挛狭窄、手术后并发的肠粘连、部分性肠梗阻等,或腹腔内巨大肿瘤,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以及妊娠、腹水压迫大肠等,可控粪便通过受到障碍,在肠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形成便秘。近年来通过排便造影、肛肠测压、结肠传输时间测定、盆底肌电图等技术检查手段,发现了新的便秘类型,称出口处梗阻型便秘(或盆底肌功能不良)。特点是排便时盆底出口处出现梗阻因素,其中有些可经外科手术消除或缓解。出口处梗阻型便秘此处不作介绍,专业人士可进入出口处梗阻型便秘了解。
2、大肠病变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可引起大肠痉挛、运动失常,使粪便通过不畅而发生便秘。
3、药物影响服用碳酸钙、氢氧化铝、阿托品、普鲁本辛、吗啡、苯乙哌定、碳酸铋等,及铅、砷、汞、磷等金属中毒都可引起便秘。长期滥用泻药,使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即使肠内有足量粪便,也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因而导致顽固性便秘。
4、精神因素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惊恐、情绪紧张、忧愁焦虑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某一工作等会使便意消失,形成便秘。另外还有神经系统障碍、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等亦可引起便秘。
(三)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
1、燥热内结中医认为过食辛辣厚昧,过服温补之品等可致阳盛灼阴;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这种便秘又称为热秘。
2、气机郁滞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秘结,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不结燥,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气秘。
3、津液不足久病、产后、老年体衰、气血两虚;脾胃内伤、饮水量少,化源不足,病中过于发汗、泻下伤阴等。气虚则大肠转送无力,血虚津亏则大肠滋润失养,使肠道干槁,便行艰涩,所以称为虚秘。
4、脾肾虚寒年高久病,肾阳虚损,阳气不运则阴邪凝结;或素有脾阳不足,又受寒冷攻伐,而致脾肾阳衰,温照无权则寒凝气滞,肠道传送无力,大便艰难,称为冷秘。
四、便秘可能引起的疾病:症状可能的疾病经常性便秘,并伴有腹胀不适、食欲下降、胀气便秘大便硬,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伴有腹痛,排便排气后可缓解肠结核呕吐、腹胀、肠绞痛,有时甚至休克。
五、治疗便秘:
引起便秘的因素有很多,但大多数患者属于的无张力便秘和痉挛性便。对于这类便秘的一般疗法如下:
(一)食用双歧因子糖
双歧因子糖食用后,在肠内选择性地作用于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并使其大量增殖。双歧杆菌增殖过程中产生的乙酸和乳酸能够增强肠动力和肠蠕动的协调性,促进肠壁的收缩运动,调节肠道微生态,纠正肠功能紊乱,有改善便秘和养护肠道的作用。双歧因子糖以全新的理念,修复肠粘膜上的生物屏障,改善肠道功能,促进消化道蠕动,从根本上解决了便秘。因而,食用双歧因子糖是所有人群解决便秘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正在全世界获得广泛应用。
(二)饮食疗法
1、食用利于排便的粥水、糖水。
2、多吃青菜和带皮水果;
3、多吃花生、芝麻;
4、多吃洋葱、蒜苗、萝卜、生黄瓜、果酱等产气食物;
5、少吃、最好是不吃辣椒、姜、酒及糯米、山药、芡实等不利于排便的食物。
(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1、多喝水。因为双歧杆菌在增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另外,水溶性膳食纤维只有吸收更多的水分才能达到润肠的效果。
2、要有充足的、有规律的睡眠。人们只有在休息的时候,血液才会大量流到肠胃,促进肠胃蠕动。人们吃饱了就想睡觉,就是很好的例子。
3、多运动。有人说:运动能使人年轻。其实运动是促使你的身体循环系统更加畅顺,肠胃功能更加强劲。因此,有规律的适量运动会增强双歧因子糖的效果。
4、养成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的好习惯,不管有没有便意先蹲一下,久而久之就会养成餐后排便的好习惯。
5、自觉拒绝广普抗生素类药物。广普抗生素类药物不管身体里的有益菌和有害菌统统杀死,导致身体菌群失衡。因此,请慎用广普抗生素类药物。
(四)物理治疗法
睡前做做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肠蠕动,具体方法是:仰着躺在床上,用右手掌根部按摩腹部,按照右上腹——左上腹——右上腹方向边揉边推,但要注意手法不要过重,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做2~3次。
专家提醒:
1、局部用药和灌肠局部用药(灌肠、开塞露)只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万万不可长期应用。
2、刺激性的泻药只能暂时排便,破坏了肠道内的环境,对人体有永久性损害。
3、阻塞性便秘患者应及时去除病因(如接受外科治疗)。
长期便秘的治疗方法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长期便秘对人体的伤害极大。那么长期便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那就介绍一下。
长期便秘的治疗方法:
增加纤维素的摄取。增加纤维素的摄取其实很容易做到,多吃粗粮,水果及新鲜蔬菜即可。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麦麸,粗加工的谷类,熟的豆类,于李、无花果、葡萄、西洋梨及核果类,这些食物富含纤维和微量元素,但热量却很低,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注意,应逐渐增添纤维摄取量,以免引起过度排气。
多喝水。对付便秘另一个最重要的饮食项目是水分,大量摄取水分是软化堆体并促其通过结肠所必要的。晨起空腹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转腰,让水在肠胃振动,加强通便作用。全天都应多饮凉开水以助润肠通便。
多运动。定期作运动可促进肠蠕动,加速废物通过小肠,缩短这些可能引起癌症的废物与组织接触的时间,从而解决便秘问题。比如仰卧屈腿,深蹲起立,骑自行车等都能加强腹部的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排便。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按时排便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人应从儿童期就开始培养,他将终身受益。现代忙碌的生活使许多人习惯于有时间时才上厕所,而不是依照体内的反应,结果长期的忍便逐渐导致便秘。
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中必须有适量的纤维素。主食不要过于精细,要适当吃些粗粮。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与水果,早晚空腹吃苹果一个,或每餐前吃香蕉1-3个。
温馨提示:长期便秘的治疗方法只能供大家参考,更专业、详细的治疗方法请咨医院就诊。
长期便秘的治疗
(1)积热便秘
①鲜菠菜或白菜克沸水煮汤后,与香油食盐凉拌服食。
②生吃香蕉或与冰糖适量煮服,每天2次。
③红薯粥:新鲜红薯克,粳米克,用适量水熬成稠粥,早晚温热服。
④甘蔗汁、蜂蜜各一杯拌匀,每日早晚空腹服;或蜂蜜30~60克,温水冲服,早晚各一次。
⑤红萝卜汁:红萝卜克,白糖适量。取红萝卜捣成泥状,用干净纱布滤出汁,加入白糖,加入适量清水煮开,温服。
(2)脾虚便秘
①新鲜土豆洗净后切碎,加开水捣烂取汁,每日早晨空腹服1~2匙,酌加蜂蜜调服,连续半个月至20天为1疗程。
②黑芝麻,水煎,空腹吃;或黑芝麻15克,炒后与白米煮成粥,每日1次,连服半个月以上。
③鲜桑椹汁:鲜桑椹0克。将新鲜桑椹洗净后捣烂,用干净纱布包滤出汁,每次服10~15克,连服数日。
长期便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由于便秘属于肠道疾病症状,所以饮食对其影响很大,以下为您介绍一下长期便秘的治疗方法,看看食疗治便秘的方法都有哪些。但事实上,很多常年吃素的人也很容易便秘,原因是,光有粗纤维是远远不够的。便秘了应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水分,适当的油脂肉类,再加上运动,五大要素综合作用,才能有效治疗便秘。
1、便秘吃豆芽:主要是指黄豆芽、绿豆芽,虽源于黄豆、绿豆,但营养却更胜它们一筹。除了较多的纤维素外,,豆子在发芽过程中,植物凝血酸很快消失。由于酶的作用促使植酸降解,更多的磷、锌等矿物质被释放出来,被人体利用。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是低热低脂食品,价廉物美。
2、便秘生吃白菜心:白菜是大众菜,它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热、通利肠胃的功能。凡心烦口渴、大便不畅、小便黄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较多粗纤维,还含有维生素A、B、C,尤以维生素C较多,白菜中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
3、蜂蜜治疗便秘食疗方:
疗方1:蜂蜜2~3羹匙,芝麻(黑芝麻最佳)焙熟研细末2~3羹匙,兑开水(温凉均可)~毫升调成糊状口服,早、晚各1次。
疗方2:蜂蜜60克,每日早、晚各服30克,以凉开水冲饮。适用于老年、孕妇便秘及习惯性便秘。
疗方3:蜂蜜60克、蜂王浆6克,将其调匀,每日早、晚分2次用温开水送服,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轻松一笑
视频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肛肠科简介李晓华:肛肠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肛肠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沧州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秘书。曾于中国医院进修学习。已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专著7部。完成科研3项,均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研课题1项。对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血栓外痔、肛周湿疹、溃疡性结直肠炎、结直肠肿瘤等,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整理出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祛风止痒的三种不同的中药肛门洗剂治疗不同的肛肠疾病,极大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联系
邢志勇: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会常委,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委,沧州市抗癌协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沧州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普外科、肛肠外科工作20年,并医院进修学习,师从著名肛肠外科专家吴菲,张作兴,张培达,高记华等,临床经验丰富,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多项大奖,发表有价值论文、论著多篇,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技术治疗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等,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有独特的见解。
联系
肖彬:主治医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长期从事微创肛肠专业,医院,医院,师从全国著名肛肠专家张培达主任,傅传刚主任,张卫主任,能很好的运用国内先进技术治疗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结肠及直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便秘等
联系
邵秋香: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师从湖南中医药大学肛肠病专家、国家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何永恒教授。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2篇,录制手术教学视频1部,书写病参与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有关便秘治疗。专业特长:对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肛周湿疹、结直肠肿瘤等,擅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联系
崔书德: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师从国家级名老专家学术继承人,福建省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理事、福建省肛肠学会副主任委员叶玲教授。专业特长:对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肛周湿疹、结直肠肿瘤等,擅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黄晓明: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肛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医院高记华教授。专业特长:对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便秘、溃疡性结肠炎、肛周湿疹、结直肠肿瘤等,擅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肛肠科门诊:门诊楼1楼东侧;肛肠科病房:E座5楼
肛肠病房:-;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