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时间:大约12分钟)
(本文观点代表作者个人,仅供参考)
正文↓↓↓: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一下直肠损伤的常见原因:
(1)插入伤:多发生于意外事故,因跌倒或由高处坠下时,碰撞在直立于地上的木桩、铁杆、树枝、栅栏或工具柄等物上,使异物刺入肛门直肠内。
(2)手术损伤:因盆腔内、会阴部、肛门直肠和骶尾部各种手术时产生的误伤。
(3)器械损伤:在使用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肛体温计和灌肠器头时,放入不慎,刺破直肠;或在取活体组织检查中,及电灼直肠内良性肿瘤时,也可发生损伤。
(4)武器伤:在战争时期为多见,如枪弹、炸弹、刺刀等所致的损伤。
(5)其他:如臀部创伤、骨盆骨折、分娩时会阴撕裂,或因边缘锐利的直肠内异物等,均可损伤肛管和直肠。检查直肠时,因气体注入太多,压力骤然增加,也可使直肠破裂,当呕吐、举重时,用力过猛,有时直肠也能自发性破裂。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直肠损伤患者的情况介绍:简要介绍:患者,女,89岁,因“腹痛1周”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住院期间因便秘行灌肠治疗,灌肠后即感觉腹痛难忍,查体:全腹软,左上、中、下腹部压痛(+),全腹反跳痛不明显。考虑患者有急腹症发生可能性大,急诊立即行全腹部CT+增强扫描,影像结果如下。视频(1):患者轴位CT影像↑↑↑
视频(2):患者矢状位CT影像↑↑↑
视频(3):患者冠状位CT影像↑↑↑我们来分析一下本患者的CT影像,如下:
图(1):患者冠状位、矢状位CT影像↑↑↑
通过与健侧直肠周围结构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直肠左侧结构紊乱,见片状水样低密度影及散在多发气体影,直肠系膜水肿明显。我们再来看看下方CT影像:图(2):患者轴位CT影像↑↑↑
图(3):患者轴位CT影像↑↑↑
该患者最终CT诊断是:直肠肠壁水肿,直肠左侧结构紊乱及液气混杂密度影,考虑直肠下段穿孔并周围多发炎性渗出,并骶前间隙积液。锋哥于当天晚上给这位89岁高龄的患者行了剖腹探查术+Hartmann术(目前患者已经痊愈),术中探查情况与术前CT结果一致:在直肠下段左前壁可见一破损口,如下图(4)、(5)。
图(4):患者术中探查到的直肠破溃口(黄圈)↑↑↑
图(5):患者术后标本的直肠破溃口(黄圈)↑↑↑
无独有偶,患者两年前还诊治过另外一位自发性直肠穿孔的患者,患者基本情况如下:首诊简要病史
(医院出院小结)
基本资料:男性,71岁。
患者主诉:患者因“黑便4小时”于10月19日入院。
入院体检:T:38.4℃,P:次/分,R:20次/分,BP:/92mmHg。神清,对答不切题(注:因既往有中风病史,存有言语不能),查体不合作。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无膨隆,无细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率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扣及包块,肠鸣音5次/分。双下肢无浮肿。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有诊断意义的检查结果: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WBC15.70*/L,NEU%84.70%,HGBg/L。血生化:AST52U/L,K3.15mmo/L,Na.4mmol/L,Fe2.1
umol/L,TIBC13.30umol/L,UIBC11.2umol/L,TRF9.31umo1/L。肿瘤三项未见异
常。BNP(B型脑尿钠肽)72.4pg/m1。
10月27日(出院前2天)行腹部CT检查:1、直肠左旁积气、积便肠管影及直肠后部液性包块,性质待查,可疑直肠左侧瘘并后部慢性脓肿形成,未排除直肠、乙状结肠占位病变或憩室可能,请合临床肠镜检查或进一步检查;2、胆囊密度增高,考虑胆汁淤积;3、右肾小囊肿,右肾小结石。4、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入院诊断:1、下消化道出血;2、脑梗塞后遗症;3、高血压病
治疗经过:予抗感染,抑酸,止血及对症等治疗。
出院情况(10月29日出院):患者无便血,无腹痛,无恶心、呕吐,精神可。查体:B:/68mmHg。神清,对答不切题,查体不合作。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受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无膨隆,无细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率8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包块,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浮肿。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出院诊断:1、下消化道出血;2、结肠肿瘤待排;3、直肠瘘待排;4、右肾结石;5、右肾囊肿;6、双侧胸腔积液;7、高血压I级;8、脑梗塞后遗症。
出院医嘱:继续进一步治疗。
讨论要点:
①患者如果存在直肠左侧瘘,为什么没有发腹膜炎体征?
②患者影像学诊断结论给出后,是否存在手术指征?
二诊简要病史
患者主诉:患者因“发热伴腹痛1天”于11月3日入住我院。
现病史:患者于今日出现持续性发热,家属代诉患者伴左下腹部疼痛,位置以左下腹部为主,疼痛位置固定,持续性加重(拒按)。无血便,无恶性呕吐。
入院体检:T:38.5℃,P:次/分,R:31次/分,BP:/90mmHg。神清,对答不切题,查体不合作。腹平,中下腹部腹直肌紧张,尤以左下腹部为甚,局部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未扣及包块,肠鸣音微弱。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WBC22.75*/L,NEU%85.70%,PLT/L*/L;PCT0.62ng/ml;BNP.8pg/ml;心酶定量二项未见明显异常。
急诊腹部CT平扫:1、骶前、直肠周围积液、积气,建议择期增强扫描除外脓肿或肠管瘘可能;2、右肾小囊肿,右肾小结石。3、双肺少许纤维化灶,双侧胸少量积液。
入院诊断:1、腹痛查因(继发性腹膜炎:上段直肠瘘?骶前、直肠周围脓肿待排);2、发热查因;3、右肾囊肿;4、双侧胸腔积液;5、高血压I级;6、脑梗塞后遗症。
术前CT平扫如下:
视频↓↓↓
视频(4):CT矢状位平扫影像↑↑↑
视频(5):CT冠状位平扫影像↑↑↑
图片↓↓↓
图(6):患者冠状位CT↑↑↑
图(7):患者矢状位CT↑↑↑
CT结果:考虑直肠穿孔可能性大,穿孔部位位于直肠上段左前侧壁,积极完善术前检查和准备后,急诊送患者至手术室,在全麻下行了剖腹探查术,术中的病灶情况与术前CT一致,具体处置措施如下。
术中探查情况:
1、上段直肠左前侧壁与盆侧壁粘连明显,分离此处非生理性粘连后,发现:直肠左前侧壁与左侧盆腔侧壁之间存在一脓腔,该脓腔大小约7×5cm,并与直肠后间隙和肛提肌上间隙相通,脓腔周边组织糜烂严重,脓液色白臭秽,术中吸取脓液约60ml,该脓腔未发生开放,与腹腔不相通,这一点就解释了:为什么患者发生直肠穿孔后,一直没有明显的全腹严重粪性腹膜炎的原因!如下图(8)。
图(8):局部脓腔↑↑↑
2、继续探查,发现了一处与上述脓腔相通的直肠破溃口,该穿孔的“破溃口”沿直肠纵行开裂,长约4cm,穿孔处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明显,质脆易出血,如下图(9)所示。
图(9)直肠穿孔处↑↑↑
术中探查↓↓↓
图(10):直肠后间隙及肛提肌上间隙可见大量脓液↑↑↑
手术要点:
①手术探查,经破溃口观察,未发现直肠占位性病变、憩室及IBD,考虑硬便导致的直肠损伤可能性大;
②完全打开局部脓腔,由直肠后间隙直至肛提肌上间隙;
③应用大量双氧水及盐水冲洗脓腔;
④于脓腔间隙内放置左右两根盆腔引流管;
⑤丝线间断缝合+浆肌层包埋缝合直肠破溃口,并于肛门内注射美蓝溶液确保破溃口密闭无渗漏;
⑥Hartmann术:松解、游离乙状结肠第一曲,扩展左侧Toldts间隙,于直肠破溃口近端,应用切割闭合器离断上段直肠,远端直肠旷置,近端乙状结肠行造口处理,关腹。
术后治疗:给与常规监护、营养支持、抗炎,对症处理措施,术后10天患者痊愈出院。图(11):术后一周腹部切口情况↑↑↑
本文总结↓↓↓
腹膜外直肠损伤的影像规律是:1、直肠壁完整性受损,直肠结构紊乱;
2、直肠周围液气混杂密度影(片状水样低密度影;散在多发气体影);
3、直肠系膜及直肠壁水肿增厚,肠壁模糊不清;
4、直肠周围多发炎性渗出;
5、(可能)骶前间隙积液。
孙锋博士赞赏,是一种肯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