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盲管——我们曾经来自鱼类。
观察一下自己和周围的小伙伴,有一些人的耳朵前面会有一个小洞,叫做耳盲管。
我们人类的生物学分类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柱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我们的祖先,是从脊索出现时才具有了现在的基本身体构造格局——从此我们长出了一根身体轴线上的大梁。这时我们的祖先还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
后来我们的祖先登上陆地,在水中帮它们呼吸的成功生理构造,鳃,就不再堪用了。
这时我们的祖先已经成为两栖动物,呼吸的重担逐渐交给了皮肤和肺脏。(我曾经在这个答案里提到过:菲利普医生:蟾蜍使用皮肤呼吸的原理是什么?)
经历变态发育的两栖动物祖先在幼体时还会有鳃,并且生活在水中,在发育成熟后鳃全部或部分退化,彻底适应陆上生活。
而后进化出的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都不会再有鳃。然而在胚胎发育的时候,胚胎还会经历鳃弓发育的过程。曾经用于呼吸的鳃也慢慢变成了其他的有用结构。
第一鳃弓在退化的过程中留下了一些小小的遗迹,耳盲管就是其中一种。
这个小东西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可能引起阻塞和继发感染,引起一种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耳盲管炎(也叫耳前瘘管炎)。
2,阑尾——我们的祖先曾经是吃草的。
在人类的盲肠边上,挂着一段小小的盲管,这就是我们熟知的阑尾。
但是食草动物的这个结构则是很大的:
是不是感觉这个盲肠超级大?相比人类的阑尾壮观多了?然而从其与肠道主干的连接关系上看,盲肠和阑尾确实是一回事儿:
歪个楼,看到食草动物壮观的盲肠,大家有没有产生一些大胆的想法啊?
其实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款避孕套就是用羊盲肠制作的,哈哈哈!
安全套在英文中是Condom,这是根据它的发明者——17世纪晚期的一位英国医师约瑟夫·康德姆(JosephCondom)的名字命名的。康德姆是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御医,他发明的避孕套,采用小羊的盲肠制成,先把羊肠剪成适当的长度,晒干,接着用油脂和麦麸使它柔软,直至变成薄薄的橡皮状。由于康德姆的发明,他被英王查理二世封为骑士勋爵,他的发明被誉为“愉快的发明”。
-歪楼结束的分割线-
这个盲肠专门用来消化粗纤维,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为动物提供能量。事实上一些比较原始的灵长类动物,比如狐猴、滇金丝猴的盲肠也比较发达——这是由于其偏重植物性的食谱决定的。
但是由于人类的祖先太猛了,从几十万年前就开始吃肉类(甚至还把好几个物种吃得灭绝了)、坚果和植物的种子。从此远离了难以消化能量又低的嫩芽和枝叶。所以出于结构简单、能量和营养的经济性,盲肠逐渐退化成一根小小的盲管。
但是最新的研究也发现,人类的阑尾并非一无是处。
阑尾内富含淋巴滤泡,可以理解为肠道健康的一处前哨站。对于肠道感染可以起到早期发现并快速反应的功能。
而且这根盲管内基本上没有什么肠内容物的流动,所以相对风平浪静,可以为大量益生菌提供一个避风港。
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优点,恰恰成为阑尾容易发生感染的因素:
风平浪静——卡住了小东西排不出去——阑尾炎
富含淋巴组织——一旦感染,进展速度很快——阑尾炎、阑尾脓肿、阑尾穿孔
所以这处进化的小小遗迹,到底是好是坏,也并非一刀切。
3,智齿、阻生齿——我们曾经吃的东西比现在硬得多
上图展示了人类进化的大致样式,从头骨上看,人类的上下颌骨在逐渐变小——因为我们不用吃那么多草根树皮了,食物在火的烹饪之下也变得柔软好咀嚼——长出那么大的上下颌骨得消耗多少营养物质啊,算了,退化!
骨头退化速度还是比较快的,牙齿的大小变化却很慢。
对比50万年来的下颌骨,大概缩小了40%左右。对比牙齿则大小基本没变......
所以长在牙列最后的四颗牙齿就有些无处安放了:
阻生齿、智齿冠周炎、牙列紊乱这些......都是我们下颌骨退化比牙齿退化速度快造成的。
4,抓握反射(也叫握持反射)——我们的祖先曾经住在树上
逛过动物园的朋友估计会注意到,小猴子会紧紧抓住母猴胸腹部毛发,即使是母猴在树上上蹿下跳,小猴崽也不会掉下来。这就是所谓的抓握反射。
同样的现象,人类新生儿也有:
下次去看望婴儿可以试试看,这些小家伙的手劲很大,甚至可以支持他们自己的体重。
这种进化遗迹时刻提醒我们——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树上。
5,蒙氏结节——乳腺来自于汗腺
6,松果体——我们曾经长着第三只眼
7,副乳——我们的祖先曾经有不止一对乳房
因为不是人类学专业也不是古生物学专业,回答主要以组织胚胎学、解剖学和外科学的知识作为基础,可能存在谬误,还请方家轻拍。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教。
冰冷鱼等综合整理
编辑:朱亚运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