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阿姨,醒醒哦!心脏手术做完啦!”今天下午4点半,43岁的石阿姨在心外监护室医生的呼唤中渐渐睁开了眼睛,迎接她的是“修心术”后的新生。石阿姨一周前因持续高医院,医院远程会诊,于4月23日以“感染性心内膜炎”医院心脏外科监护室。今天上午9点,赵强教授团队为其成功实施了心脏二尖瓣替换术。
据悉,石阿姨的手术属于限期手术,她心脏里的细菌赘生物已达3cm,而且活动度较大,一旦发生脱落,可能导致大面积脑梗或其他重要脏器的梗塞,危及生命。手术中医生发现,因细菌的破坏,心脏瓣膜已发生糜烂、根部还有脓肿,加上急性期、组织水肿厉害,导致手术难度很大、对医生要求也更高。最终,赵强教授选择用牛心包修补了缺损部位,并且重建了瓣环。替换了一个金属瓣膜,度过围手术期,她又可以开始她的正常生活。赵强教授表示,疫情期间还来求医的,病情都特别危重,科室一直开足马力,应治尽治。
像石阿姨这样的手术,医院手术室里正开展的如火如荼。
上午9时,胃肠外科专家朱正纲教授准时进入手术室,等待他的是一位胃癌患者。今年3月底,老王因出现严重上消化道出血来院就诊,检查评估后为IV期胃癌,伴有腹膜转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随即被收治入院,并以PS方案(紫杉醇静脉滴注+替吉奥口服)化疗1个周期。经过积极治疗后,老王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朱正纲教授决定为老王进行腹腔镜探查及腹腔化疗泵植入,术后开展新辅助腹腔内联合全身化疗(NIPS治疗)。据悉,NIPS医院胃肠外科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特色技术,目前该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对于治疗胃癌腹膜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而在手术室的另一间,人称“神刀”的彭承宏教授,正在为胰腺癌中晚期患者实施“胰腺全切术+全胃切除术+门静脉切除重建术”。而这,仅仅是彭教授今天三台“大刀”中的第一台。
据悉,今天手术室“外科大咖”云集,由各科主任主刀的手术同日开展。截止下午5点,各类手术已达31台,几乎涉及所有外科科室,如普外科郑民华主任、骨科张伟滨主任、泌尿外科徐丹枫主任、胸外科李鹤成主任、妇产科冯炜炜主任、耳鼻喉科向明亮主任等。其中腔镜手术7台,DSA复合手术4台,涉及肿瘤大手术已达12台。为了方便疫情期间的手术谈话、签字,医院还特意使用了患者家属网络视频谈话签字的形式,以保障安全性。而没有陪护的手术患者,医院也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生活物资保障,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其实,在疫情期间,医院手术救人的“节奏”从未暂停。3月底以来,仅放射介入科的手术量累计已达四十余台;无论是一天四台的器官移植术,还是“没有核酸报告”的紧急手术,都是瑞金人秉承“广博慈爱”的淋漓体现。
“前阵子我们一直在消化‘积压’手术,今天已开始开展新病人手术了。恢复基本医疗可解决非新冠患者求医需求,这样也能进一步减轻急诊的压力。”普外科郑民华主任说,“医院是医疗服务的中流砥柱,我们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担负起保障基本医疗的重任。”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