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年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但与此同时,中年人的身体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下坡路。在人生的这个“分水岭”,预防癌症很重要。
大腹便便当心结直肠癌
有不少热衷于晚上聚会应酬的男性,要么是烧烤撸串、大排档加啤酒,要么是大鱼大肉配白酒,长期低纤维素,高脂肪高蛋白,过多摄入腌制、烧烤类食物,甚至还有经常酗酒的饮食习惯,都使得患结直肠癌的概率大大增加。
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庄競:建议每次吃饭要尽量放慢速度、细嚼慢咽,有意识地增加蔬菜、豆类和主食的摄入,减少红肉(猪肉、羊肉、牛肉等)和酒的摄入,每周至少坚持有一半时间回家吃简单的家常便饭,既健康又能陪家人。
建议不要饱餐,适当运动,每周活动不少于5次,每次20~30分钟。
烟不离手伤心又伤肺
40岁以后,因吸烟导致的肺部及心脏损伤更严重。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秦建军:不仅如此,吸烟与肺癌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烟龄超过20年、平均每天吸烟超过20支者和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癌症家族病史或在有毒、有害环境中工作的人群,都是肺癌高危人群,医院接受CT检查,这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有效方法。
当然,戒烟是越早越好,平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减少聚会、扔掉烟具等方式,或咨询戒烟专科门诊。
压力太大受淋巴瘤“青睐”
中年是男人事业的顶峰,同时又面临“上孝父母,下教子女”的压力和对衰老的恐惧,因此更易出现心理问题。而且中年男人已经是单位的中流砥柱,工作中时常需要加班、熬夜,作息时间不规律,较大的精神压力,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都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玉富:精神压力大的人罹患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危险,要比精神压力小的人的危险大数十倍之多。“工作狂”也是淋巴瘤“青睐”的人群。男性应从“功利性”中解放出来,让生活多点休闲成分,多向孩子学点简单和朴实,多向女人学点感性和情趣,通过适量运动缓解精神压力。
心梗成为中年人头号杀手
从近几年名人猝死的案例来看,死于心梗的占到大多数,为何心梗会逐渐成为中年人的头号杀手呢?医院心内科王医生表示,心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心梗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中年人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应酬较多,更容易出现饮食习惯不良、作息不规律等问题,再加之对疾病的预防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够,易造成三高及冠心病等问题,而这些都是导致心梗的危险因素,相对来说,心梗更容易找上中年人。
由于心梗易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日常的预防和自检就显得尤为重要。王医生表示,预防心梗首先要预防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脏问题,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明显的心绞痛情况,医院检查,若是有持续的左侧牙痛、肩膀痛、后背痛等症状,并经相应科室医生治疗无好转的,应考虑去看心脏专科医生。同时,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群众,也应坚持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不良饮食及精神紧张易罹患脑梗
脑梗在很多人心中多是老年人易患的疾病,然而,在近几年的猝死案例中,脑梗等脑部疾病也占据着重要位置,包括慧聪网副总裁、御泥坊前董事长在内的许多人都因为脑部疾病去世。
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田润发表示,脑梗是指脑部血管梗塞造成的疾病,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遗传,这个不可控;另一方面是和饮食有关,现代生活大量的油脂摄入使得很多人都有高血脂等问题,大量的脂肪堆积在血管中,形成高脂血症,由于脑部血管较细,当堵塞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脑梗;第三方面是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有关,当前社会节奏快,人们生活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也使得脑部血管经常处于紧张、甚至是痉挛状态,对于中年人来说,尤其如此,很多人本来就有三高等问题,基础条件并不好,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血管在痉挛之后便不容易恢复,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就容易出现脑梗等问题。
田医生同时表示,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高血压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群中,如果经常感到头脑不清醒、昏昏沉沉、经过休息后却不见好转等情况,应引起重视。同时,田医生也建议,为了防止脑梗等严重情况的发生,应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持清淡饮食,减少油脂摄入,同时,要放慢生活节奏,适当减压。
焦虑等心理问题成为健康新威胁
在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去世后,其生前接受采访时曾提到的经常焦虑、失眠、吃不好、睡不好等情况屡屡被人们提起。在影响中年人身体健康的诸多因素中,以焦虑为代表的心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心理咨询师曹晖博士表示,年底,一项由英国华瑞克大学和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发表的研究显示,他们分析全球的焦虑和快乐,发现人一生的快乐呈现U型,低谷则出现在中年时期。尽管各国有不同的年龄、男女分布差距,但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女,最容易出现抑郁,中年人身心的复原弹性以及面对新挑战的学习和竞争力变得不如以往,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中年人必须在工作带来的心理满足以及身体的负荷间取得平衡点。
不想老来病中年人要定期检查13个身体指标
1.量体重
肥胖是万病之源,是诱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危险因素,因此要定期量体重,当超出正常标准时及时采取减肥措施,如多参加运动,适当控制饮食等。
2.测血压
定期测血压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以便及早治疗。高血压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可诱发动脉硬化,引起心肌梗塞、中风。高血压不一定有头昏、头晕、耳鸣、眼花等症状,不能只根据症状判断有无高血压。通常人们觉得老年人才会患高血压,实际上,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它也会出现在中青年人的身上,特别是那些有家族病史,工作压力大,酗酒,抽烟的人群,定期测量血压是必须的。正常情况下,建议一年做1~2次血压测量。测量血压之前,要先排空膀胱,不要饮酒、喝咖啡,也不要抽烟,休息放松20—30分钟之后再进行测量。
3.查耳鼻喉及眼底
可及时发现鼻咽和喉咽等部位的肿瘤。眼底检查可以反映脑动脉硬化的情况,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道全身动脉硬化及脑动脉硬化的程度,所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过度肥胖者都必须经常查眼底。中年人应每年检查眼底1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及时检查眼底。
4.验小便
了解泌尿生殖系统的状况,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病、糖尿病,对于高血压、冠心病人,查小便可了解病变是否已经造成肾脏的损害。慢性肾盂肾炎是中年常见病,有些无明显症状,定期查小便有助于早期发现。
5.心电图检查
了解心脏的状况,心电图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价值。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可靠实用方法。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大意义,对有胸闷、胸痛、心悸者,应及时做检查。
6.血糖、血脂检测
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早期常常无明显的症状,被称为隐形杀手。尤其是肥胖之人、高脂饮食者、工作压力大者,步入中年后,每年检测1次,可早期发现糖尿病或高脂血症。
7.胸X线检查
透视或胸片可以发现症状不明显的肺结核、肺癌。尤其是吸烟多年的人更应定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肺癌起病隐匿,一旦出现咳嗽、咯血、胸痛、乏力等症状,病情往往已发展至一定阶段,错过最佳手术时机。临床上超过80%的肺癌患者一确诊就是中晚期,其中超过70%已无法手术,即使能手术,术后也有约70%会复发、转移。因此,要做到肺癌早诊早治,最有效方法就是定期肺部检查。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查一次胸片。烟龄超20年、每日吸烟超过20支者;吸烟又饮酒者;曾接受大量放射线照射者;长期接触无机砷、石棉、铬、镍等有害物质者;患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肺瘢痕等慢性病者;有肺癌家族史等情况者,是肺癌高发人群,尤应重视每年肺部检查,有条件者最好定期进行肺部螺旋CT检查,可明显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8.甲胎蛋白检查
可以发现早期肝癌,阳性率达到90%以上,其敏感性比B超、同位素扫描高。原发性肝癌多见于中年人,故40岁之后,应每年检测甲胎蛋白1次。患有乙型肝炎者,则应半年检测1次。
9.肛门指检
可以发现直肠癌、痔疮、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肥大)。出现大便便血或大便变细者,要警惕直肠癌的可能。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渐进性的疾病,一般在50岁以后开始出现症状,所以,50岁以上的男性要定期做体检,一般可以一年做一次泌尿专科检查,如果已有排尿不畅、夜尿频多等症状者,至少每年做一次检查。如发现前列腺质地较硬、有结节,可进一步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和活检,以明确是否为前列腺癌。
10.大便潜血检查
可以早期发现胃癌、结肠癌。对于3次阳性者进一步做X线造影检查或内窥镜检查。
11.检查牙齿
牙齿不健康可能出现牙痛、牙齿松动、牙龈出血、咀嚼困难、口腔异味,还可能引发全身感染,如心肌炎、肾炎等。每天刷牙和使用牙线不能完全确保牙齿健康,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洁牙,至少半年做一次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龋齿、牙结石、牙龈、牙周、牙根。
12.B型超声波检查
对心、肝、胆、脾、胰、肾、膀胱、前列腺等器官检查,了解其结构、形态、大小的情况变化,可发现早期病变。
13.血生化检查
目的是检查有无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同时检查肝、肾功能。肝功检查包括丙氨酸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LT/AST;肾功检查包括尿素氮、肌酐。
这里要提醒注意的是,有不少人往往在一次体检后,看到自己身体一切正常,就觉得万事大吉,认为这一次的结果能管很长时间。实际上,人的身体是一个动态系统,每天都在不停地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一次体检的结果并不具有长期的意义,因为有些疾病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症状不明显,让人很难察觉,一旦察觉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体检要坚持定期进行,因为它的目的就在于能及时发现疾病,而及时发现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这是体检的意义所在。因此,应坚持每年至少体检一次。随着年龄的增加,或已发现某些方面出现异常时,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至半年左右。(综合自人民健康网原创稿件、健康时报、北京晨报)
治疗皮肤病医院如何治疗白癜风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