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肛肠疾病有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愈合快、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因此中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的疗效是单纯西医治疗所无法比拟的。
一、肛肠科特色治疗
1.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痔临床诊治指南》指出Ⅰ、Ⅱ度内痔应首选药物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和无明显手术禁忌症的Ⅱ度内痔伴严重出血,Ⅲ、Ⅳ度内痔、混合痔,症状及体征显著的外痔,急性嵌顿痔、坏死性痔则需手术治疗。对于符合手术适应症的住院病人,可在手术室腰麻下行手术治疗。肛肠科采用传统的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式,并配合新式痔疮自动胶圈套扎器微创疗法,为患者解除病痛。
现代解剖学理论认为,“肛垫”是直肠肛门的正常组织,只有合并出现出血、脱垂、疼痛等症状时才称为“痔”。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手术方法从以往的将痔完整切除改变为在消除症状的基础上,尽量保留肛垫的结构,以达到术后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影响患者的精细排便能力。
2.肛肠科术后疼痛干预疗法
对于严重的肛肠疾病,手术疗法是其治疗效果确切的常用疗法,但手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并发症。术后伤口疼痛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创面愈合和治疗效果,同时术后伤口疼痛也是肛肠疾病患者惧怕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
肛肠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干预术后疼痛,术后镇痛效果满意。采用肛周局部长效封闭配合自制中药汤剂坐浴熏洗,并使用院内制剂黄连膏、生肌膏换药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同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处方配药口服,调理气血,和营促愈。在病房护理方面,肛肠科护理人员将中医调护和西医护理相结合,采用贴敷、针灸、微波治疗等方法施护,旨在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3.溃疡性结肠炎的内外同治
溃疡性结肠炎缠绵难愈,西医西药治疗病程长,副作用大,易复发,花费高,效果难令人满意。肛肠科经过临床论证,总结专家经验,在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对证配方处药,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机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肛肠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内治调理的同时还注重使用中医特色外治法,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的特点,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使药物直达病所,促进溃疡愈合,达到内外同治的效果。
灌肠疗法为汉代张仲景所创,通过现代医学的实践验证,保留灌肠疗法可以较好的治疗结直肠的局部病变,而且可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全身性疾病。这种疗法操作简便,起效迅速,还可避免一些口服药物对胃粘膜的不良刺激。操作方法:取中药灌肠液50-ml灌肠(为使患者逐步适应,初次使用可减量),灌肠液温度应在38℃左右,保留2h以上。操作时动作宜轻柔,以免擦伤粘膜。患者保留困难者可采取头低脚高仰卧位。灌肠时间以临睡前为宜。
4.肛肠病的坐浴熏洗疗法
坐浴熏洗法,首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所载“涤法”。是将药物煎汤在肛门部熏蒸淋洗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疏通腠理、调和血脉的作用。除中药的药物作用外,温热刺激也可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并降低肛门众位痛觉神经兴奋性,起到止痛促愈的疗效。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在药液温度及坐浴时间方面,临床研究表明药液温度38-42℃,坐浴10min较为适宜,同时应注意在坐浴熏洗中适当放松肛门,并进行适度的提肛锻炼。虽然熏洗法简单易行,但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影响创面愈合。如坐浴熏洗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创面糜烂,并可出现组织水肿,从而延缓创面愈合。中药坐浴熏洗剂采用肛肠科研制的中药熏洗协定处方,常用药物有苦参、五倍子、黄柏、芒硝、冰片等。
二、肛肠科特色用药
1.膏剂:早在《黄帝内经》的“痈疽篇”已有关于外用膏剂的记载。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要方》和《刘涓子鬼遗方》在膏剂用药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发展。膏剂敷药法是运用膏剂纱条湿敷,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经黏膜吸收入血,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能够更好的发挥药效。且膏剂直接作用于创面,能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并且不与创面粘连,不会引发排异反应,为创面愈合提供了适宜的局部环境。敷药法的使用便捷易于操作,患者的依从性好,也可达到充分引流,去腐生肌的效果,相比于熏洗法具有更长的用药时间,两种方法常配合使用。
剂黄连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肛肠科于术后应用黄连膏外用直接涂抹或制成纱条敷于患处,使药物直接发挥功效。其中黄连膏的主要成分黄连与黄柏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同时其还有明显的抗急性炎症及渗出的作用,能够促进伤口血管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生肌膏具有生肌敛疮的功效,主要用于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应用生肌膏外用直接涂抹或制成纱条敷于患处,可去腐生肌,促进创面愈合。肛肠科在术后换药过程中根据创面的恢复情况,针对各种疾病术后创面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外用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2.熏洗剂:肛肠科熏洗法是指先用药气熏蒸肛门处,再用药液淋洗肛门,并坐于药液中的方法。这种疗法既可清洗患处,保持患处的清洁,又可将药力与热力直接作用于患处,疏通腠理、调畅气血的效果甚佳。现代医学认为熏洗法可借热力使皮肤温度升高,毛孔开放,并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而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及水肿的消散。肛肠科自制熏洗协定方既可清热利湿,又能活血消肿,可用于痔漏术后创面促愈,也可用于脓肿初起、外痔肿痛及肛周湿疹等病。其主要药物均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及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多数清热类药物具有体外抑菌的功效,并能够减少炎症渗出,外用疗效较好。
本文来自一附属肛肠科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环孢素软胶囊说明书有没有说用药禁忌白癜风是否传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