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宫外孕,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是真正了解它的人却很少。
由于日常生活中对此缺乏了解,所以很多女性在自己宫外孕时浑然不知。
它就像是安插在女性体内的一枚“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会引发危险,一旦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将会导致孕妇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那怎样才能发现它?
超声是否能提前诊断?
来看下小陈的故事
不是宫内怀孕,也不是宫外怀孕?
春节前两天,陈女士因停经两个多月来我院就诊,自诉在外院曾多次B超检查,宫内宫外都没有发现妊娠囊,但血液检查HCG却已高达9万多!
到底是什么回事呢?不是宫内怀孕,也不是宫外怀孕?难道是少见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或滋养层细胞肿瘤等引起的HCG异常升高?
临床医生有疑问,患者更是担心与焦虑:是肿瘤还是癌症?春节我能不能回家?
一个位置极其隐蔽的宫外孕
陈女士到我院超声科经过腹部彩超对子宫和双侧附件区常规检查,宫内和宫外也未发现妊娠囊,腹腔也没有发现明显肿瘤声像,面对这种情况,根据我院超声科室会诊制度,请来吴慧玲主任会诊。
“HCG水平这么高,如果是怀孕,无论宫内还是宫外的,超声上应该有表现了,难道遇到了一个位置极其隐蔽的宫外孕吗?”
吴主任再次仔细的扫查,并结合经阴道彩超检查,果然在子宫左后方很深很深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妊娠囊,约8+周大小,胚胎长17mm,胚胎内可见胎心搏动。
宫外孕,不能掉以轻心!
8+周!!!胎心砰砰跳,随时会破裂大出血有生命危险啊!如果陈女士掉以轻心坐车回老家过年,后果不堪设想!
由此可见超声在诊断宫内孕OR宫外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究竟什么是宫外孕呢?
正常情况下,胚胎是着床于子宫里面的。宫外孕,顾名思义就是胚胎着床于子宫外面,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生长发育,严格的说法是异位妊娠,如今发生率逐年上升。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
属于宫外孕的高危人群吗?
一、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炎者。慢性盆腔炎是宫外孕的常见和主要原因。炎症使输卵管粘膜粘连、狭窄、不规则,导致输卵管壁肌肉蠕动减弱,从而影响孕卵的运送。孕卵在输卵管中被阻滞,即可能就地着床发育,发生输卵管妊娠。
二、有过宫外孕病史者。有过一次宫外孕,再次发生宫外孕的概率就较高。宫外孕治疗时保留输卵管者,再发生宫外孕的比例较高,但重复宫外孕也常发生在对侧输卵管,提示可能两侧输卵管都存在同一种潜在的功能障碍。
三、人工流产者。有过人工流产者人工流产与宫外孕关系密切,人流次数越多,宫外孕的危险越大。女人要懂得保护自己,没有准备要宝宝时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四、吸烟者者。尼古丁打乱输卵管的正常生活,不仅阻止“宝宝”顺利进入子宫,而且还增加女性患盆腔炎的危险性,导致输卵管周围的环境改变。
五、阑尾炎穿孔者。这是宫外孕的另一高危因素,阑尾穿孔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累及输卵管损害,阻塞了输卵管,使宫外孕的危险性增加2倍。
怎么能检查得出是不是宫外孕呢?
1、如果确定怀孕,最好医院做一次全面的早孕检查;
2、在生育期内,出现短暂停经后,下腹部一侧又出现不明原因的隐痛或酸胀,应高度警惕宫外孕的可能;
3、阴道超声检查与妇科腹部超声检查相结合。
关于超声报告提示,
您有过以下疑问吗?
1、为什么妊娠试验阳性,可超声检查结果却是“宫内未见妊娠囊”?
妊娠试验阳性只说明发生了妊娠,此时胚胎可以种植在子宫内、子宫外,或者是妊娠部位不确定。妊娠部位不确定的妊娠只表现为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检查未能发现妊娠囊。
2、为什么超声报告上的诊断常常是“宫外孕可能性大”?
超声检查只有在子宫外附件区肿块内发现卵黄囊及胚胎,并且有规律的原始胎心搏动才能%肯定宫外孕的诊断。但是大多数宫外孕胚胎早期死亡,只表现为附件区的不均质肿块,超声表现与其他疾病如盆腔炎症、肿瘤等十分相似,必须要结合HCG值及临床表现才能考虑宫外妊娠,因此超声只能提示宫外孕的可能而不是肯定的诊断。
3、为什么前一次超声提示宫内妊娠,第二次超声检查又变成宫外孕?
约10%左右的宫外孕由于宫腔内积血在宫腔内形成了类似妊娠囊的“假孕囊”。而此时宫外的孕囊由于自身发育缓慢未形成肿块,使得超声无法发现,于是宫内的“假孕囊”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宫内早期妊娠。随着时间的推移,附件区出现肿块,宫腔内积血流出,宫外孕的诊断才可能明确。
宫外孕为妇科常见病,也为妇科急症中常见症状之一。其诊断中会与其他疾病如阑尾炎、急性盆腔炎等相混淆。根据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结合病史,以及对患者进行妊娠试验检测,可较明确地诊断该病。
因此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专家介绍
吴慧玲
职务:功能科主任
职称:超声医学副主任医师
从医二十多年,超声诊断技术全面,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科研经验,专长于妇产科超声诊断,曾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卫生部指定全国产前诊断技术师资和骨干培训基地”进修产前诊断技术半年,并获得《产前诊断技术》证书。
特别擅长于胎儿畸形筛查、双胎输血综合症、妇科肿瘤、宫外孕、宫腔病变等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现任江门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