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脓肿中医
脓肿复发
预防脓肿
胶质脓肿
脓肿后遗症
识诊脓肿

怪病小伙骶尾部破溃还长毛,八院外科治愈

屁股上长了颗“痘痘”一挤就流脓而且又肿又疼不论涂多少药膏都不见好如果缺乏经验,甚至会被误诊为筋膜炎之类的骨科疾病其实,它是“骶尾部藏毛窦”

▽▽▽

案例回放:患者丁某,男,16岁,反复出现骶尾部肿胀疼痛流脓1年,多次求诊外院,行CT、B超等多项检查,医生不知其为何病,治疗更是无从谈起。该病反复发作,给病人肉体精神上造成很大痛苦。经外院同行医生推荐,近期慕名求诊于我院普外科。邓院长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并认真查体了解病情,患者骶尾部中线位置肿胀疼痛,且臀部多毛,外口隐约可见数根毛发,临床经验丰富的邓院长意识到这是罕见的疑难杂症——藏毛窦。

入院邓正兴给小丁做进一步检查:截石位6点距肛缘分别约8cm臀沟可见2枚大小不等小凹陷(Pits),内藏有毛发,距肛缘约12cm骶尾部中线可见一约0.5cm×0.5cm陈旧性瘢痕,上有溃口,内可见黑色毛发附着,周围质硬,轻度压痛,挤压有少许淡黄色脓性分泌物流出;肛门居中,外观无畸形。我院外科科团队决定为小丁进行藏毛窦Limberg皮瓣转移术。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评估后,在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的配合下,邓正兴院长带领外科团队为小丁进行了手术,手术用时一个半小时,术中出血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该手术的成功实施,也意为着外科对藏毛窦疾病诊疗技术水平又上新台阶,更为藏毛窦患者带来福音。今后我科会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技术,为肛肠各类疾病的治疗带来进一步的突破与发展!

△图为藏毛窦切除术前准备

△图为手术专家完整切除受累组织,电灼止血

△图为手术专家给患者进行皮瓣转移

△图为术中进行创面缝合

△图为术后负压吸引

△图为手术切除的标本

▽▽▽

科普知识之藏毛窦

一、什么是藏毛窦

藏毛窦多见于骶尾部臀间裂,是骶尾部臀间裂的上皮内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很多时候内有毛发是其特征。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可反复发作。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则较为罕见,男性多于女性。

“囊肿”内伴肉芽组织,纤维增生,常含一簇毛。虽在出生后可见此病,但多在青春期后20~30岁发生,肥胖及多毛体质者易发,因毛发脂腺活动增加,才出现症状。该病也被人戏称之为“臀部青春痘”。邓院长指出,这是因为走路时臀部不断扭动、摩擦,加上局部多毛发,毛发刺入皮肤,形成短管道,再被上皮化短道产生的引力吸入,聚集于皮下脂肪内,就容易产生慢性感染或脓肿。而肥胖的人脂肪层厚,臀沟深,摩擦面大,也就更容易中招。因此,汗腺发达、毛发旺盛、体形肥胖的青少年如果久坐不动,易形成多汗、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各类细菌的生长,一旦感染,很容易形成骶尾部脓肿。二、藏毛窦有哪些表现骶尾部藏毛窦无感染前,患者症状不明显或仅感觉骶尾部皮肤增厚或发硬,轻微胀痛或不适。

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在骶尾部出现一个表浅脓肿,局部可伴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特点。多数表现为反复发作或经常流水而形成窦道或瘘管。

三、什么原因会引起藏毛窦

医学界普遍认为,藏毛窦的成因有两种,一种是先天的,由于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该处皮肤先天性缺损,使表皮向内折叠引起;另一种是后天获得性疾病,患者大多有这些共性:毛发旺盛、体型肥胖、久坐不动。有具体原因包括以下两种假说:

1、先天性原因:认为藏毛窦的发生与发育密切相关,内陷的上皮存在毛囊。2、后天性原因:认为藏毛窦的发生是由于损伤、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毛发刺入局部皮肤,于是皮下异物形成,一旦局部感染发生,便发病形成囊肿。本病的发生与久坐、肥胖、骶尾部外伤史有关。

四、遇到藏毛窦该怎么治疗?

邓院长表示,无症状患者不需要作任何治疗,有症状的患者应该接受抗感染或手术治疗。

1、抗感染治疗:只能控制症状,复发率极高,一般只用于手术前的辅助治疗。如发生脓肿,应先切开引流,待局部炎症消退后进行确定性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灶位置、范围、切口大小等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目的是完整切除病灶,早期创面愈合。手术治疗方式很多,因人而异,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

(1)窦道切除术;(2)切开创口,开放愈合;(3)袋形缝合术;

(4)常用的偏中线缝合手术;(5)各类皮瓣转移手术。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yinjij.com/sznz/680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