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梅雨季节,气温升高,阴雨连绵。记者了解到,医院肛肠疾病就诊患者比平时多了好几成,其中以便血、肛门疼痛、肛门肿物、排便异常等症状者居多,也不乏检查出个别肠息肉、结直肠肿瘤等患者。
“夏季是痔疮、肛瘘等肛肠疾病的高发时节。”医院肛肠科主任孙余挺介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有痔疮(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等)、肛裂、肛门脓肿和肛瘘等,其中以痔疮发病率最高,肛裂常见,严重的甚至筛查出结直肠癌,故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十人九痔”不健康习惯易引发痔疮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更有加重且呈年轻化的趋势。夏季天气炎热,疲劳过度、休息时间不足等往往使肠胃浊气不能及时排出,淤血易淤积在肛门处而引发痔疮。再加上夏季人们喜欢吃香辣食品、各式烧烤和畅饮冰啤等,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等问题,而便秘正是诱发痔疮的重要因素。此外,夏天食物易变质,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引起急性肠胃炎,导致腹泻诱发痔疮等疾病。此外,烟酒不离和久坐不动,也易致血脉不通、血管扩张,进而引发痔疮等肛肠疾病。而妇女因妊娠、生育关系,痔疮发病几率比男性高。根据研究,肛肠疾病与某些职业也有一定关系,如司机、办公族、营业员和警察等是高发群体。
“可以说便秘与痔疮是‘亲’兄弟。”孙余挺介绍,经常便秘是肛肠疾病的重要信号,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生,很容易引起肛裂,并使腹压增大,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引发内痔;如果撑破血管会引起血栓外痔;原本就有痔疮的患者还会引发痔疮嵌顿、肛瘘等。此外,女性月经、妊娠等特殊时期,因生理变化容易导致便秘,从而发病或进一步加重痔疮。便秘甚至还可能“掩盖”一些较严重疾病,如腹内肿瘤、肠梗阻等。因此,如持续发生,特别是顽固性医院作相关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再做治疗。
“方寸”之地肛肠疾病“是非多”
据孙余挺介绍,痔疮、肛裂、肛周脓肿和肛瘘构成了肛肠疾病的主要病种,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或可能会罹患肠息肉甚至结直肠肿瘤。研究表明,部分肠息肉存在演变为肿瘤的可能,有近80%的结直肠癌是由肠息肉转变而来。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几率逐年增高,60岁左右达到高峰期,且腺瘤性息肉体积越大,病变几率越高。医生建议,40岁后应定期做肠镜检查,通过此手段可早期发现高危腺瘤性肠息肉并切除之。
作为肛肠疾病的四大高危症状之一,痔疮、肛裂、肛瘘、息肉和结直肠肿瘤等多种肛肠疾病都会以便血为主要表现,由于多数病症都有便血出现,也使得病因更为复杂。很多严重肛肠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基本上都有便血症状,甚至不间断持续几个月,但80%以上患者因“久病成医”而常常“自我诊治”,医院诊治。孙余挺强调,虽大多数肛肠疾病初期症状不严重,但不宜“默默”忍受,更不赞成仅凭个人感觉认定为“痔疮”,随便弄些药物自行处置了之。
及时诊治“难言之隐”不能忍
对于肛肠疾病,有些患者觉得它只是一种慢性病,通过自我调节能够减轻症状。事实上,久拖不治只会使病情发生变化,更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争取早日康复的不二法门。夏季是肛肠疾病高发期,此时人体新陈代谢较快,组织生成能力较强,创口愈合相对既快又好。这时有利于开放性伤口的生长和恢复,也方便医护人员的治疗、换药和护理。另外,高层级净化手术室、无菌操作和室内恒温空调,确保了治疗安全。
“人们对痔疮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正确的了解。”孙余挺指出,还有很多人存在一些错误观念,认为痔疮根本不需要治疗,或者害怕疼痛而恐惧手术治疗。其实不然,一旦有了便血、肛门肿物脱出、疼痛、瘙痒等症状而拖延不治,只会加重自身病情,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尤其是出现便血、肛门肿物脱出、便秘、腹泻、便秘腹泻交替、便条变细、肛门疼等症状时,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大便潜血呈阳性、肠肿瘤家族史、肠息肉病史者,应及时进行肛肠专科检查,争取早期诊治,确保肠道健康。
相关链接:以下可能是结直肠癌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和痔疮都会有便血的症状,但一个属恶性肿瘤,一个是常见病,一个威胁生命,一个危害健康。临床上,就有误把结直肠癌当作痔疮来治的病例。那么如何区分结直肠癌与痔疮,以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呢?专家表示,其实结直肠癌便血和痔疮便血是有差别的,除了用专业的医疗仪器诊断之外,其实肉眼也能发现其中的不同。
便血颜色:痔疮患者的便血通常是大便过硬而摩擦出血的,因此血液是随大便排出时滴出或渗出,在大便表面而不与粪便融合,颜色较红,排便后出血即时停止。而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液与大便混合在一起,可能有粘液和脓液,颜色较淡。
大便形状:痔疮患者的大便形状一般不会有大变化;肠癌患者常出现排稀烂便,大便变细或沟槽痕迹的情况也较多见。
排便习惯:痔疮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排便困难,大多只表现为短期的、因排便疼痛而有轻度梗阻的感觉,当水肿及炎症消退后,排便即恢复正常;结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刺激,易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的现象,同时还伴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发展,可引起腹胀、便秘、大便变形变细,若肿瘤侵犯了其他器官,患者还可出现尿频、尿急、黄疸,以及不明原因消瘦、贫血等症状。若出现以上几个症状,需赶紧就医。
记者陈成成通讯员王志栋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