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全部24项实践技能考试中“基本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适合考前、路上、零散时间速记。
整理自《贺银成实践技能应试指南》及视频课程。
一.手术刷手法
①口述:换鞋穿衣、戴帽子口罩
②取刷子,蘸肥皂水
③分三段刷:手、前臂、肘上(10cm),刷3分钟
④一共用3个刷子,共10分钟
⑤冲洗,手朝上
⑥擦干,无菌巾折成三角,三角端朝向远端(若朝向肘端会污染),擦至肘上6cm
⑦毛巾翻面擦另一侧
⑧用70%酒精泡手5分钟,里面有纱布,可擦双手和前臂
⑨泡手后保持拱手姿势,远离胸部30cm,不能高过肩
二.手术区消毒铺巾
①口述:已洗手
②一手接过盛碘伏棉球的换药碗,一手接卵圆钳
③切口为中心,上→下,中心→外周,消毒2~3遍
④翻过卵圆钳,用小纱布擦干肚脐的消毒液
⑤取4块无菌巾,内折后双层铺在手术野
⑥巾钳固定
⑦铺中单2块,先上,后下
⑧铺大单,两人操作,手包在大单侧铺开
三.穿脱手术衣
①口述:已洗手
②一把拿起手术衣,提起衣领抖开
③向上抛起,双手平直抖入袖筒,巡回护士系衣领
④系腰带:
对开式:双手交叉,送腰带给护士系,再戴手套
包背式:先戴手套,解开活扣递给护士,绕一圈自己系
⑤打开手套包装,拇指对齐
⑥戴手套
⑦手放于胸前
接台手术脱手术衣
⑧巡回护士解开衣领带、腰带,帮助从正面脱手术衣
⑨脱衣后手套出现反折
⑩一手插入另一手反折内,脱手套,再脱另一手
四.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切开、缝合)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消毒
②戴手套
③选择三角针,穿线(线头一端少留,在持针器绕一圈防滑脱)
④消毒皮肤
下面开始缝合
⑤有齿镊提起皮缘
⑥缝合
⑦打结,打在一边,1个正结+1个反结+1个正结
⑧剪线头,剪刀靠近线头,向上折返(皮肤在距线头1cm处剪断)
五.清创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
②戴手套
初步处理
清洗伤口周围
③纱布覆盖伤口,肥皂水刷周围皮肤
④冲洗:生理盐水冲3次(勿流入伤口)
清洗伤口
⑤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⑥3%双氧水冲洗伤口
⑦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⑧擦干,检查伤口
再次处理伤口
⑨摘手套,严格洗手消毒、穿手术衣
⑩碘伏消毒→铺巾→戴手套→麻醉
⑾清理伤口(口述):修剪创缘皮肤,结扎出血点,切除失活组织
⑿3%双氧水冲洗伤口、可能引流
是否缝合
⒀一期缝合:6~8小时内(面部1~2天内),污染不严重;否则不可以缝合
⒁消毒皮肤,覆盖敷料,胶布固定
六.止血和包扎
凡急救处理分五步:查生命体征、查伤口、止血、伤口处理、骨折外固定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查生命体征、查伤口了解情况、洗手
②准备材料:止血带、敷料、三角巾、绷带
止血
③患肢上抬2~3分钟,增加回心血流
④止血:垫棉垫,再扎止血带
⑤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
包扎
⑥环形包扎:伤口窄
螺旋包扎
螺旋反折包扎:肢体粗细不一,如前臂、小腿
8字包扎:关节弯曲处
三角巾包扎:折成“燕尾式”
七.骨折外固定
凡急救处理分五步:查生命体征、查伤口、止血、伤口处理、骨折外固定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查生命体征、查伤口了解情况、洗手
②止血:见上
③伤口处理:同清创术的“初步处理”、包扎
骨折外固定
④上臂骨折:三角巾折成“燕尾式”,第一块将前臂垂直悬吊于胸前,颈后打结,第二块使上臂贴于胸壁,健侧腋下打结
⑤前臂骨折:夹板固定(夹板长于前臂),垫棉垫,绷带捆扎(先固定远端,再固定近端);三角巾折成“燕尾式”,第一块将前臂垂直悬吊于胸前,颈后打结,第二块使上臂贴于胸壁,健侧腋下打结
⑥胫腓骨骨折:夹板固定(夹板长于小腿),垫棉垫,绷带捆扎(先固定远端,再固定近端)
八.脓肿切开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消毒,摆合适体位
②戴手套
③消毒→铺巾→麻醉
④证实部位:5ml注射器抽取脓液
切开排脓
⑤小尖刀切开皮肤,皮下约1cm处,达到脓壁
⑥刀锋反转刃朝上,延长切口
⑦止血钳撑开脓腔,排尽脓液
⑧手指探查脓腔,分开脓腔间隔
⑨可进一步延长切口排脓
⑩冲洗:3%双氧水冲洗脓腔,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⑾引流:凡士林纱条置于脓腔底,填埋脓腔,另一端留脓腔外
⑿包扎,胶布固定
九.换药与拆线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
②戴手套
③先揭胶布,再用手揭外层敷料,再用镊子揭内层敷料
④消毒伤口
⑤剪去线头,抽出缝线,再消毒伤口
⑥覆盖无菌敷料,贴胶布
⑦整理物品
十.脊髓损伤的搬运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查生命体征、查伤口了解情况
②准备搬运工具:木板、门板等
③体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身前,保持脊柱伸直,不能屈曲、扭转
④3~4人置于患者同一侧,整体平直抬到担架上
⑤伤处垫一薄枕头
⑥固定:4根带子固定在上臂、前臂、大腿、小腿水平
十一.吸氧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
②手电筒检查鼻腔,湿棉签清洁两侧鼻孔
③安装湿化瓶,连接氧气管
④打开氧气瓶,调节氧流量,确定氧气是否充足,氧气管插入盛水的治疗碗,检查是否有气泡
⑤氧气管连接于面罩
⑥固定面罩或氧气管或鼻塞
⑦再次清洁面部,记录给氧时间及流量
十二.吸痰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仰卧位
②铺治疗巾,头偏向一侧;检查鼻腔是否出血
③连接吸痰管与吸引器,打开吸引器,调节负压40~53.3kPa
④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通畅,润湿吸痰管)
吸咽喉部痰
⑤反折普通吸痰管或打开带侧孔吸痰管的侧孔(目的是暂停负压),经口腔插入咽喉部
⑥放松普通吸痰管或关闭侧孔,左右旋转,向上提拉
吸气管深部痰
⑦更换吸痰管,反折或打开侧孔,吸气时经鼻腔插入气管
⑧放松普通吸痰管或关闭侧孔,左右旋转,上下提插
吸痰后
⑨抽吸生理盐水清洗管道,关闭开关
⑩再次检查鼻腔是否损伤,清洁面部,询问患者感受
⑾整理物品
十三.胃管置入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仰卧位
②铺治疗巾,头偏向一侧;检查鼻腔是否出血,清洁鼻腔
③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④测距:前额发际至剑突为插入距离(约45~55cm)
⑤石蜡油润滑,插入
⑥至咽喉部时嘱吞咽,检查是否盘曲口中
⑦检查是否成功插入:气过水声或抽取胃液
⑧固定胃管
⑨整理物品
十四.三腔二囊管止血法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仰卧位
②询问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衰
③检查鼻腔,清洁鼻腔
④检查管腔是否通畅,气囊是否漏气
⑤测距:前额发际至剑突为插入距离(约45~55cm)
⑥石蜡油润滑,插入50~65cm(第三刻度线处),也可口服石蜡油
⑦至咽喉部时嘱吞咽,检查是否盘曲口中
⑧检查是否成功插入:抽取胃液
⑨先注入胃气囊:~ml(3~4×50ml),止血钳夹闭,向外牵拉压迫胃底
⑩系上牵引绳,滑车固定于床头架,以压迫胃底(牵引重量1斤,角度45°)
⑾若仍出血,需进一步注入食管气囊:~ml(2~3×50ml),止血钳夹闭
⑿固定三腔二囊管
⒀整理物品
十五.导尿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仰卧位
②中单置于屁股下
清洁外阴
③打开导尿包上层,左手戴手套,右手夹棉球清洁
④上→下,外→内,左手翻开包皮,自尿道口开始向后旋转擦拭龟头、冠状沟
消毒外阴
⑤打开导尿包下层,双手戴手套
⑥上→下,内→外,无菌纱布裹住阴茎,自尿道口开始向后旋转擦拭龟头、冠状沟
⑦铺巾
⑧润滑导尿管,止血钳夹闭末端
⑨提起阴茎,用镊子插入导尿管,插入约15~20cm(女性插入6~8cm)
⑩松开止血钳,弯盘承接尿液
⑾普通导尿管:见尿后退至无尿,再插入2cm
气囊导尿管:见尿后继续插7~10cm
⑿固定导尿管
⒀气囊导尿管需注水15~20ml
⒁接集尿袋
⒂整理物品
十六.动脉穿刺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仰卧位,穿刺的上下肢为外展外旋位
②肝素钠处理注射器
③消毒皮肤2~3遍
④戴手套
⑤垂体刺入,抽血
⑥立即插入软木塞
⑦嘱患者压迫穿刺点5分钟
十六.静脉穿刺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仰卧位,穿刺的上下肢为外展外旋位
②近心端绑止血带
③消毒皮肤2~3遍
④一手固定肢体,另一手持注射器向近心端30~45°刺入
⑤放松止血带
⑥拔出穿刺针,压迫止血
十七.胸腔穿刺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坐位或半卧位
②叩诊实音最强处
③消毒→拆包戴手套→铺巾→麻醉
④止血钳夹闭胸穿针末端橡皮管,穿刺
⑤抽液或抽气
⑥拔针,消毒
⑦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⑧整理物品
十八.腹腔穿刺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仰卧位
②消毒→拆包戴手套→铺巾→逐层麻醉
③止血钳夹闭腹穿针末端橡皮管,逐层穿刺
④抽液
⑤拔针,消毒
⑥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⑦腹带加压包扎
⑧整理物品
十九.骨髓穿刺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侧卧位,
②消毒→拆包戴手套→铺巾→多点麻醉
③检查针芯通畅度
④穿刺,拔出针芯
⑤注射器预留空气,抽取骨髓液0.1ml涂片
⑥针芯插入,拔针
⑦按压1~2分钟,消毒
⑧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⑨整理物品
二十.腰椎穿刺术
①口述:告知操作目的,已洗手,侧卧位,抱膝
②消毒→拆包戴手套→铺巾→麻醉
③检查针芯通畅度
④穿刺(4~6cm),拔出针芯
⑤测压:连接测压管
⑥放液送检
⑦针芯插入,拔针,消毒
⑧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⑨嘱平卧去枕4~6小时
⑩整理物品
二十一.心肺复苏
①迅速查生命状态:胸廓是否有起伏,口鼻是否有气息,颈动脉是否搏动
②使患者仰卧位,后背垫硬板
③两手掌根部重叠,按压胸骨中下1/3处,每次下压>5cm,频率≥次/分
④30:2进行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
⑤清除口鼻分泌物、异物,开放气道(抬下颌、头部后仰)
⑥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吹气量每次~ml,>1秒
⑦以上至少做2个循环
⑧告知患者家属目的、下一步处理
二十二.电除颤
①使患者仰卧位,暴露胸壁
②接通电源,选择“非同步”按钮,能量调至J
③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
④电极板,一个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一个置于心尖区
⑤按下充电按钮(Charge)
⑥按下放电按钮
⑦心电监护,是否已复律
⑧告知患者家属目的、下一步处理
二十三.简易呼吸器使用
①迅速查生命状态:胸廓是否有起伏,口鼻是否有气息
②清除口鼻分泌物、异物,开放气道(抬下颌、头部后仰)
③连接简易呼吸器(面罩和气囊)
④一手EC手法固定面罩(拇指食指按压面罩,其余三指提起下颌),另一手挤压气囊送气
⑤嘱助手接输氧管,氧流量8~10L/min
⑥每按压5个循环周期(约2分钟),听诊两肺
二十四.穿隔离衣
①口述:已洗手,卷袖过肘
②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向自己(有腰带一面朝外)
③打开衣服,一手持衣领,一手伸入袖内向上抖
④换手持衣领,穿好另一手
⑤顺衣领系上领扣,扣好袖扣
⑥解开腰带(此时开始污染),收紧隔离衣,衣后交叉腰带,回到前面打个活结
脱隔离衣
⑦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个活结
⑧解开袖扣,撸起袖管(千万不能卷起袖管)
⑨消毒双手,前臂至指尖刷洗2分钟,擦干
⑩解开衣领
⑾一手伸入袖管内拉下对侧衣袖,再用另一手通过隔离衣拉走对侧衣袖
⑿手持衣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挂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