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脓肿中医
脓肿复发
预防脓肿
胶质脓肿
脓肿后遗症
识诊脓肿

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达70关于破伤风,这

初期白癜风用药 http://m.39.net/news/a_6126358.html

据权威数据统计,破伤风发病率非常低,但一旦感染,平均病死率为20%-30%,重症患者病死率可达70%。患此病未经积极抢救的新生儿,病死率甚至达到70%以上。

小时候因为淘气经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外伤,这时候总医院打一针破伤风,这似乎成为大家处理外部伤口惯用的一招“稳棋”。

无论深浅大小,额头擦破皮,破伤风;划伤手指,破伤风;摔破膝盖,破伤风……

最近遭吃瓜群众吐槽的内容依然和破伤风有关。《舌尖3》不是记录了辞职外科医生卖麻辣烫的经历吗?其中有个细节就说到该医生因为切菜误伤的情况,一个月下来居然打了十多次破伤风。

小编对此事不再多做延伸,有没有必要打那么多针,什么情况下才打?看完下面的介绍,您一定会有个系统的认识。

出现下面情况才去打破伤风

感染破伤风需同时具备的条件是:组织开放性损伤,创口较深;受到外界破伤风梭菌侵入;创口内有失活组织或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由此可见,浅表创口通常不会出现破伤风感染。单纯表皮擦伤,经过及时清创处理后,就没必要再打破伤风针进行预防了。

以下伤口必须去打破伤风针:

1、伤口被污染,比如被生锈的铁钉、木屑、泥土、下水道污染物、未经烹饪的海鲜鱼虾鳞刺扎伤甚至是游泳时的意外划伤的情况;

2、损伤比较重,伤口比较深。小而深的创口容易为厌氧菌滋生提供环境;

3、有异物残留的创口。

破伤风首发症状并不典型,如果患者出现典型的角弓反张、苦笑面容、板状腹、呼吸道梗阻等症状,诊断相对容易,但病情已至中到重度,患者预后往往不佳。

破伤风针知多少

我们嘴里念叨的破伤风针,其实指的是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等过敏反应,所以用药前须做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者可直接注射,阳性者须进行脱敏注射。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相对来说过敏反应较少,是一种外源性抗体,维持时间为2-3周,对于已出现破伤风或可疑症状时应及时使用,但预医院存货不多。最适宜用于过敏体质、破伤风抗毒素阳性及老弱患者。

应对破伤风避免三个误区

误区一:有伤口就要注射

这个问题刚好解决了前文提到的情况——只要有外伤,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注射破伤风疫苗。

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注射完最后1针的5-10年,如果有外伤是不需要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也不用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如果超过5-10年,受伤后可加强注射1次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但没必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所以,一个月注射十多针到底有没有必要,大家都心知肚明了吧。

误区二:没有外伤就不会感染破伤风

很多人一提破伤风,会下意识被那个“破”字误导,认为一定是发生了实质性的外伤,伤口暴露在体表了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其实不然,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等,容易被忽略的情况,其实也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

这样的患者,医生应该在确定病症的基础上对其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同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

误区三:打完破伤风就万无一失

真实情况是被动疫苗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免疫力。持久免疫力要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获得。

破伤风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完全能够预防。但是农村及偏远地区由于医疗条件有限,首诊误诊率依旧较高,所以科普宣教和平时的预防接诊还是得有劳基层医生们加以高度重视。下面的视频建议收藏:

参考文献:

[1]郭树彬,马帅等.有伤口就要打破伤风针吗[N].健康报,-03-30().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医者俱乐部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yinjij.com/sznz/9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