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知医生民无病
郭生白
名春霖,字润物,号生白。一九二七年农历三月初三生,出身中医世家,为第四代传人。四世祖承,六岁学医,四十岁著《伤寒论六经求真》,七十岁作《阴阳五行新解》,七十九岁著《本能论》。
郭老博采众家之所长,勤求古训,潜心研究,结合数十年临床积累,悟出生命本能,人生来就有一个治病愈病的系统,医生只是帮助了本能,治病从来就是人的本能在发挥作用。
站在生命本能之上,去看待疾病,帮生命解除障碍,顺势利导,最终让生命恢复常态。
人体生命的特性6——动态性——潘德孚
生命是动态的,因为它只是一个过程。这就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浙去,从生到死的过程。因此它在不停地变化。疾病也是动态的,也是随着时间的逝去而不停地变化。如果不知道这一点,治疗就可能失败。给疾病定病名,按病名治疗,按病名固定用药,就是把疾病看作固定不变的,因而导致治疗的失败。这种失败,古时候有一句很恰当的成语,叫做"刻舟求剑"。也就是说,现代医学给出一种固定的病名,再对病给药,无视疾病的动态变化,就犯了"刻舟求剑"之误。其误诊率之高,有可能是诊断的时候是正确的,但判别诊断是否正确,却不在同一个时间;治疗亦有同样的问题,确定治疗给药的时间,与真正服药的时间,又是有了差别,结果是误治又发生了。
例如生病发热,现在量体温是39℃,过了这个时间,有可能会更高,也有可能会退烧。再如体表上生了一个痈,又红又肿,痛得很厉害。医生用药后,它可能出脓后疼痛减轻,证明治疗正确,第二天用药就不再是原方,而是用培补身体的药方了。也可能痈头颜色变青黑,疼痛加重,这证明用药错误,医生就要反过来想,如何纠错。因此,中医在不同的时间,用药处方不一样。这种做法,本来应该说是十分科学的,却被许多人误解为不科学。其实,这些误解的人,是因为他们头脑里,缺乏疾病的动态性这样的观念。
曾经有人认为许多高热病人患败血症死亡的,是因为入侵的微生物作祟。现在的研究却告诉我们过去的结论错误。微生物入侵,人体生命为了自卫而发热。单以外来因素考虑和防治疾病,我们就会陷人一个不能自拔的陷阱,因为任何外因都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中医治非典不是使用对抗非典病毒的药物,而是在早期就调整人的整体平衡,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中医在病人感染的初期,亦即还不知道是什么病因的时能.就可进行治疗,根本不需要消灭外因。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人是个高级的、复杂的生物体,而微生物只是一种生命很脆弱、很短促的单体。它们只能够用"变化多端"的方法来延续种族,而人的生命却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强大的自组织能力来对付它们。所本不必要过分害怕什么"超级细菌",也不要无端制造这种无知的恐惧。因为,总有人会因恐吓而生病的。只要想,为什么所有的微生物侵犯都采用发热的方法?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医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防止生命自组织能力的减弱。
生命是动态的。因此,疾病也是动态的。
我的朋友胡永福,识字不多,但喜欢动脑筋。前几年,说自己血压高在服降压片。最近来我家说,他已不再吃降压片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有一天拿血压计自己量,发现血压没有一个固定的值,.有时高,有时低。他想∶"怎么血压有时高起来算生病,有时低下去就不算生病?"从此以后他就不再吃降压片,但发现血压还是老样子。他问我是什么道理,我告诉他,血压的这种状况叫动态性。人的生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的,因此,给血压划标准,就是给动态的事物规定静态的标准,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错误的。我认为,在现代医学中,这样的错误俯首皆是。有意思的是降压的错误竟然被一个识字不多的农民发现,而许多知识丰富渊博的高级知识分子却会被蒙一辈子而发觉不了。这应该算是个医学之谜。
现在许多够得上格的中医杂志,大多数要求论文的作者要写文章,治什么病,不能以个案作准,意思就是病人多了就可以分型分类。例治胃癌,要分为痰温型、血瘀型、气虚型……等等。这里有一个问题:生命是个体,疾病是个体,每个个体都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每个个体的能力都不一样,每个个体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疾病搏斗,其表现各不相同。因为,疾病在变化,因此,生命抵御疾病的方法方式也在不停地变化,永没有固定的模式。医生治病,也就应该不停地变化,而不能有固定的方法和固定的药物。因此,按病名用药有似刻舟求剑。古贤治病的医案,谁有办法给它们分型分类?
人体如一个战场,疾病如敌人,正气(即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就是自身的抗病能力。不管敌人有多少,“正气”都能够做出最恰当的安排:打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其变化方式,都得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比较随时变化,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分型分类把疾病视为固定不变的事物,使治疗陷入西方医学死板不变的泥潭。中医治人,西医治病。人就是生命。生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生长壮老死的动态过程。疾病会缩短生命的过程,所以,疾病同样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我第一次到北京天地生人论坛演讲,题目叫做“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听众都觉得新鲜和奇怪。因为,所有的人都说身体健康而不说生命健康;所有的人都有身体检查的经历,而没有生命检查的经历的。问题就在于现代科学界并不知道什么是生命,一部百科全书至今拿不出生命的定义。医学是要通过医疗手段来挽救生命而不是挽救身体,有时候还要牺牲部分身体来挽救生命。现代医学只讲身体却从不讲生命。这说明,它的理论与医疗的实际距离还很远。根本问题是生命研究缺失。不研究生命,就不知道生命从生到死是一个动态过程。
人这一辈子,不生病的很少,如果不知道疾病的动态性,就难能处理好求医和治疗的问题。医疗,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与健康,搞不好就会丢性命。美国统计四个死的人,有一个是死于医疗或用药的错误。这说明医学常识的重要。人到中年,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父母老了,抵抗力差了难免经常会有些病痛,子女幼小,易伤食、感冒。在这个时候碰上了,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求医。如果急不择医,最容易出乱子。
疾病既然是在不断地变化,现在用一种固定的病名用药,是反科学原理的,可是,知者不多,反而把它当作科学来宣传不已。医生以固定的病名使用固定的药物,规定要用多少时间,有的几个月、几年,,甚至要吃一辈子,实际是一个陷阱。例如一个人生痈,痈天天长大,后来便红肿化脓,再后来又破溃出脓,最后收口结疤,这是一个顺利的动态过程。如果这个痈长大了,只疼痛,不红肿,后来破溃流出的不是脓而是水,或者,脓肿处萎缩,颜色由红变成青黑,那就是恶化。一种变好变坏的动态迹象显示了。用动态性来看待和治疗疾病,表现医生的能力。如果设想∶这个痈生在身体里面,用B超、CT一照,它长大很快,医生会说∶糟了!其实是向好发展的标志;如果这个痈萎缩了,其实是恶化的标志,医生却会说∶好了,里面的肿块缩小了,这是判断错误。可是,到现在为止,病人与医生都不懂。由于中医的衰落,许多中医不会用动态性来看病了,所以,病家自己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就可以判断医疗处理的是与非了。
医院里看病,问医生我得的是什么病,好像只要知道是什么病名就可以用什么药,其实是错误的。病既然在不断变化,今天得这种病用这种药是对的,过几天的病变了,再用这种药就错了。年8月18日,63岁的于某患鼻咽癌从北京来温求诊。他是从网上看到我的《天下无癌论》后决心来找我的。癌症患者最怕的是心理恐惧,我相信"50%以上是吓死的"这句话。癌症治疗最重要的是解决心理问题。我问她知道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地说∶"知道。"我又问∶"你怕不怕死?"她说∶"不怕。"这不像在说说,因为,她的日常生活吃、拉、睡都很正常。只是左右耳下颈部淋巴有两块蛋黄大的肿块,按之不痛。大家都知道这在西医学中叫转移,是因为鼻咽部因活检被取了一块后发的。我告诉她∶"没事,会好的。头两诊,我给她处补气解毒,这药有点偏于寒凉。十几天后,她颈左侧的肿块大起来像鸡蛋大了,体积大好几倍,但按之质地变软了,我又问她∶"怕不怕?"她答∶"不怕。"我仍按原方意加三味大温大热的附子、玉桂、干姜(此方可用于寒性的任何肿块,何谓"寒性肿块"?即不红、无热痛、按之硬),同时将皂角、干姜、半夏、玉桂、地鳖虫五味等分研细,加少许冰片用水拌和外敷。15天后,肿块消失,重按还可摸到几粒小结节。她便说自己要回北京去。十几天后,她女儿来电话说肿块又大起来了。我又重新给她寄外敷药,按原方给处方。一段时间后,鼻中又肿起来,呼吸困难,破溃流出脓水,我认为都是好现象。就坚持原方服用。中间曾有一次改用清热解毒方药,其女儿来电话说母亲鼻流清水了,精神不佳。我发觉又寒凉太过了。再用原方加别直参。没多久恢复流黄浊涕,呼吸渐通。有一天,从鼻中哼出一块似肉似脓的物质,鼻子畅通了。现在已经痊愈。医生应该掌握病情,随着症状的变化改变方药,才能治好疾病。如果按病名用药,觉得有效,就坚持不变,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生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婴儿从小到大,到衰老到死亡,一直在变化着。如果没有这种动态的变化,人岂不就不会长大、衰老了?疾病也会因动态性而从轻到重,从一般到危殆;也会从重到轻,从发生到痊愈。医生治病就应该观察变化而改变药物的使用。如果患者碰到的医生不会按动态性这个用药方法治疗疾病,就可以此判定他一定不是个好医生。
我治疗疱疹有一张专门的单方,就是用仙人指甲(学名凹叶景天)浸泡白酒,再加少许雄黄外敷,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能治疗疱疹剧痛。一般来说都很有效的。疱疹也不是都有剧痛的,患者张某,平日壮健,发疱疹只痒不痛。我觉得用以上的浸出液加雄黄可能偏热,嘱去雄黄单用,敷后即愈。所以,单方治某病名,是有很大缺陷的,只有辨证论治,效率才会高。
人们并不知道现代医学不会治疱疹。这不是我无据乱说的,根据《现代医疗批判》(第页)"头痛、痛风、心脏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多发性硬化、骨质疏松、经前综合征、哮喘、感冒、疱疹和艾滋病—这个名单还可以继续开列下去。无论医学科学曾作出什么声明和承诺,它们至今都仍是不治之症。
笔者认为,不管开列下去有多少个病名,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道理只是因为它不知道疾病是动态的,没有按动态性的原理治病。由于对现代医学的迷信,许多疱疹患者不是先寻求中草药治疗,而是先去打针挂液,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使病情慢性化。这时候,,医生不能固执某方某法,因为,有的药用过一次,再用就无效了,必须临时变通。因此,做医生的对某种病,只掌握一种方法就行不通了。疱疹的治疗,还有使用狗尾巴草、海金砂藤的,将上述药物炒黑存性,纸包置地上48小时去火毒,再以麻油拌和,涂患处。最近,83岁的朱某,腰部发大片疱疹,面积很大,去一医治疗一周,用的是抗生素挂液加阿昔洛韦口服,有时也用阿昔洛韦注射,无效,来求治。我给他处清热解毒方五味消毒饮加味,并嘱外敷仙人指甲加雄黄白酒浸出液。方法是卧床用三层纱布加药水湿敷,干则重新加药水打湿,直至疼痛消失。这种做法当然很麻烦。因此,他没有听我的嘱咐,,只用药水涂沫。开始一周疼痛减轻,但后来便无效了。二诊诉痛势加剧,便嘱购海金砂藤炒黑用麻油拌和如膏状涂患处,当晚疼痛立即减轻。现在老年疱疹患者特多。于是交代治好后广泛传播,造福民众。笔者认为,医学不分中西,亦不是医生发财工具,而是为了维护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做功德的事业。我当然也不反对某些医生为了糊口将单方验方保密。
西医认为疱疹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西方国家的医生认为疱疹是无药可治的。某些医生以阿昔洛韦(杀病毒药物)或注射抗菌素,都不具备针对性而是敷衍谋生之法,不是真正的治疗。反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使病情慢性化——疱疹表面上结了痂,刺痛却照常存在,有的人经久不愈,易治的变成了难治。其实,这些外科病,是很容易治疗的,有很多草药单方随治见效,在西方却是不治之症。
一女士姓刘,37岁,患类风湿,手指关节肿痛十分严重,医院里的医生说地得了不治之症,服中药加灸治后,全面减轻。一天,腰部突发疱疹,疼痛不堪。刘女士知道,一个十分难治的类风湿,见到这样的症状,是可喜的。这叫做内毒外发,是一种好现象。因为,这说明此前的诊治施用的温阳益气祛风湿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患者的正气,已经有能力可以托毒外出,这才会发生疱疹。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是用药温热太过,热毒过盛才会发生疱疹之病。不管是前者或后者,医生面对这种情况,关键在如何止住痛势,按我的经验,草药单方外敷使药物直达病所是最好的方法,再以中药清热解毒以除病根。服药十余帖,疼痛消失无遗,但皮肤结痂的地方痒不可挡,这是瘀血滞留在表皮不能外出所致,嘱用针挑皮肤上所现的黑点出瘀血,痒即止。
现在,我将此患者治疗过程记录于后,供读者参考见附录。上述患者得病已3年,当然走过不少地方,求治过不少中西医生,单医院,就用了近一万元。医生不告诉她应该找中医治疗,治不好还继续用药。直到患者对这样的治疗失去信心,才自己来求治于中医。
患者此病的变化很大,最早的表现是阳虚气损,经用阳和汤加附子、参芪羌防等,生命的自组织能力为了自己的生存,排除疾病,正好遇上温补的药物的帮助,就借势发出来了。也许有人会问∶少用一些岂不痛轻一点?这就是做医生的难处。我行医近50年,知道医生临床很难把握用药的份量,只能把握住大方向,谨慎小心,不让患者长期服一个方剂,随时注意其变化,才能治愈疾病。这就是中医为什么经常要改换其处方的原因。而许多不知情者,反讽中医无固定用方不科学。该患者一下用温热,一下又寒凉,变化很极端,使许多人觉得学中医实在难。但是,我认为,懂得了这个道理,只要掌握住四诊八纲,也并不难。所以,陈修园先生说学中医实在易,易就易在只需要掌握八个字的纲。
上面讲到的问题,也说明了中医看待和治疗所有的疾病,是以患者的生命为主角,是认为疾病只是一种"邪"",因为各种原因,使正气虚弱,邪气入侵,才会发生疾病。当这个疾病发生后,生命的自组织能力,为了保卫自己,便会奋起与邪气搏斗。所显现出来的症状,例如患者手指肿胀、冷痛,显示体内的阴阳不平衡,这叫做阴盛阳弱。医生使用温阳补气,兼顾驱风胜湿,使阳气转盛,邪气便被逐出体表,表现为疱疹,发为疼痛。疱疮的疼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又是一种信号。患者通过这种经络信息,就可以将滞留在体内的寒湿尽数化解。因此,笔者认为,现代的微生物学家从疱疹中找到的疱疹病毒,并不是产生疱疹的原因,而是结果,是生命自组织能力的需要而显现的。也就是说,它是被我们的生命利用的。
患者潘某,女性,30岁。因每晨醒后手指肿胀,全身关节疼痛,以下,我再介绍一位类风湿治愈的例子。
去医院治疗。经化验各种指标,医生诊断为红斑狼疮加类风湿。治了一周,验血指标升高。医生说这种病是世界难题,无法治疗。有人介绍患者来我家诊治。从患者言语中我发现,她的心中十分恐慌。她说自己的母亲死于红斑狼疮,年仅49岁。我认为这样的患者,首先应该使她心理安定,这才有治疗效果。我说,你母亲不是死于红班狼疮的,而是死于医生的治疗错误。我说你母亲一定是用强的松治坏了的。天下没有治不好的病,很多癌症病人都治好了,有的是不治而愈的,有的是用中草药治愈的,你还只有30岁,哪能会生治不好的病。她说∶"对。"我看患者脸色苍白,神疲,就给处补气养血的药物。因患者左膝差起立疼痛不便,就在她膝上的压痛点灸了一炷。灸后,患者即觉起立不痛了。患者回家服了两帖药,来电话说晨醒手指没有肿胀感,关节也不痛了。第二天,她来电话说感冒发热了。我就嘱千万勿服感冒药物,可用桑叶、桑枝各10克煎服,次日烧退。第三天又来电话,说昨晚腰痛一夜未睡,晨起见到大片疱疹。于是嘱立即停服原来的药物,改用五味消毒饮加六神丸。配合使用仙人指甲加雄黄烧酒浸出液外敷,九天痊愈,无后遗痛痒,再续用前方。现年余未有任何不适症状。
很多的疱疹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病前一阶段都很忙碌,不是生活杂事,就是思想负担。这说明因为体力、脑力的使用过度,导致经络瘀塞。发疱疹是因为生命为了疏通经络,利用病毒来发出疱疹,以疼痛为信号实现其目的。而现代医学把这个位置弄颠倒了,疏忽了生命本身的问题。他们又没有药物杀灭病毒,这就是被"治危者"都留有经络刺痛的后遗症的根本原因。我认为自比钱普开始,许多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人类的祖先,一点也不错。现在的一些生物学家们,认为人的血液,也是不“干净”的,它的细胞里面,仍有着微细的生命,也就是像病毒一样的东西。人的身体,就是微生物的大自然,它里面有着自然界所有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就是构成人的生命的基础。
人的生命既然是各种微生物的共同体,它就必然带有所有微生物的信息,人的生命既然需要它们,人的生命也就能制约它们。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什么微生物进入人体,人体都能产生免疫力的原因。美国生物学家刘易斯·托玛斯说“地球上生命的同一性比它的多样胜还要令人吃惊。这种同一性的原因很可能是这样的我们归根结底都是从一个单一的细胞衍化而来。这个细胞是在地球冷却的时候,由一个响雷赋予了生命。是从这一母细胞的后代,我们才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我们至今还跟周围的生命有着共同的基因,而草的酶与鲸鱼的酶之间的相似,就是同种相传的相似性。”(李绍明译《细胞生命的礼赞》第3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年2月)笔者认为,刘易斯这里说的这个所有生命的祖先,这个“单一的细胞”,现在还应该把它缩小为病毒,因为,病毒没有细胞膜,更小,更单一,更容易被一个响雷所“合成”。所谓“合成”,是指氧与氮“合成”为有生命的蛋白体。
本文所举的不同的疱疹病例说明,尽管病名一样,但表现不一样,治疗方法当然也不一样。有两个病例是类风湿治疗过程中发疱疹的患者。两个患者的类风湿症状不一样,治疗方药当然都不一样,后来发出来的疱疹也不一样,内服药完全不同,外敷药却一样。愈后疼痛无后遗症。据说,类风湿是被西医认为的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许多检查项目都涉及免疫功能,有的则被认为是红斑狼疮症。例如病例中提到的潘女士,后来去做血液检查,说各种功能都正常了。
附录刘某治疗用的方药
刘某,女性,41岁。-12-2
于脚末端肿胀、冷痛、僵硬、已经三年,纳可,便可.
鹿角胶10附子10干姜10桂枝10甘草20陈皮10白芥子6熟地40炮山甲6党参15黄芪30羌活10防风10葛根15当归10麻黄4生姜10大枣3枚
2008—12—6
服药后症状减轻,纳差,便难。
2008—12—13原方
药后手指僵冷已经好了大半,但夜里小便了一4次,纳差,腹胀,苔白舌淡。
2008—12—27原方
证减,有虚汗,口干,便唐,纳差。
柴胡9炒白芍12积实12甘草12黄芪6O当归12煨肉果12党参30冬术30桂1O川芎12吴茱萸8木香9砂仁4叩仁4鹿角片1O白介子6怀药30
山萸肉30附子30(炮)
2008—1—10
左腰发带状疤疹3天,腰前后有两个巴掌大,热烫而剧痛。
金银花1O乳没各1O元胡12香附9野菊花1O
蒲公英15天葵子1O紫地丁1O白芍15甘草12地鳖虫12六神九10颗
以上的病历,是由我的学生施锦海记录后,因我要写这篇文章他传选给我的。写得很简单,其中许多详细情节,都无法记录。
像这样的患者,本应详细询问,认真记录,把这些记录留给后人,是一笔文化财富。事实上这样是很草率的,是对不起病人的。但人在世上,总会有许多无奈。
然而现在,我们还有许多医生和医疗方法,包括许多所谓的科普常识,并不是用来提高人体的防卫能力,实际是用来损害这种能力的。例如广泛宣传癌症必死、免疫缺陷或微生物无药可治,使生命的自卫能力首先在精神上被摧毁,普遍使用切除病灶的方法来治疗癌症或其他疾病,同样在损害生命的自我防卫能力。因为,躯体上物质组织的部分切除,生命需要付出很多的能力去修复它,因而削弱了自我防护能力。
如果生命失去自组织能力的参与,就必死无疑。这才是谁都无法治好的病。迄今为止,现代科学没有任何能力或依据,可以判断哪一个病人犯的是不治之症。遗憾的是医学或医生,碰到自己无法治疗的疾病,如癌症。他们为显示高明,轻易地预言病人必死。这样做,极容易启动病人生命中的死亡信息,加速病人的死亡。因为,每个人的死亡信息,都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多。令医生感到尴尬的结果是,许多癌症患者不信医生预言的活下来了。有许多患者,医院里被判断为必死无疑了,抬回家后却不治而愈。原来,医生只是为了推卸其错误治疗的责任,或者是为了掩盖医学能力的窘态。我们必须让所有的人明白,现代医学的能力其实十分有限。
最近,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发表博文说,在门诊部看病的病人,误诊率达50%,也就是说,两个看病的人中,有一个人被误诊,被看错病用错药了即使住院,没经验的新医生看了,有经验的老医生也看了,还一起讨论了,做了B超、CT,验了血,误诊的仍然有30%。为什么?是因为疾病是动态的。今天诊断清楚,确定了病名,明天就变了。肠炎可能变为肺炎,岂不诊断错了?医生却不知为什么变化。而中医却知道“见肝之病(当然,中医所说的肝病’,不等于西医所说的‘肝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也就是病会发生“传变”。最容易看出这种变化的,要算是痈肿。人患了痈肿,医生用药后,有人会迅速肿大,红肿化脓,中医知道这是治疗正确,是病人的正气托毒外出,如果见红肿变青,肿块不正常缩小,这是恶化,是治疗错误,或者是体能不足,必须加强补托能力。
病势在不断变化,不应该被病名限死。
任何医生都必须知道生命是一个整体,信息系统与意识系统联成一体。医生的医疗手段和用药方法,都必须从维护整体这一思想出发,才能有较好的疗效。
我们还必须给医生使用的医疗手段或药物,制订一条明白正确或错误的标准。
任何医疗手段,凡是能帮助生命的自组织能力的,就是正确的,凡是损害生命的自组织能力的,都是错误的。
要让病人明白医学或医生的本领都是有限的,要让病人树立求生的意志和信念。这是医学和医生的责任。因此,任何医生都无权指明或暗示病人无药可治,必将死亡。
最近,社会上提出了多元科学这样的概念,也以是说,科学不能以一元定论。说明人们对科学这个概念的认识,有了新的拓展。科学不仅要研究看得见、摸得着、可度量的硬物质,而且还要研究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度量的软物质。不仅要求实践的可重复性的学科,还要包容无法重复实验的学科。医学,就是这么一个学科。因为,生命是唯一的,生命的自组织性也是唯一的。可以认为,任何一个生命,内在的抗病能力都不一样,都是唯一的。医学的对象是唯一的生命,不可重复,无法验证。而且,生命是动态的。也就是说,生命是在不断地活动之中的,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所犯的病也不一样。为什么既然,任何疾病都是病因与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对抗的结果,那么,时间变了,人的抗病能力也变了。每一个病人的每一次治疗,都是试验性治疗,医生都无法预先知道其后果。只有学习过,并实践多年的有悟性的中医医学家,才能真正理解这里面的奥秘。
本能中医
本能系统医学全集病案集本能药解辟谷癌症以及白血病的治疗理论与实践本能中医学院致力于推广本能论,传承郭老的遗志,让中医重新泛发生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特开设:人人知医班(免费,授课2个月)
大医传承班(收费,授课10个月)
欢迎热爱中医、学习中医、传承中医的朋友加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