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外科手术,一度被以讹传讹:其手术中或手术后疼痛难忍,撕心裂肺,死去活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疼”。
什么是肛肠外科手术?
你得先知道什么是肛肠病,如果不清楚,你总听说过“十人九痔”的古老说法吧,肛肠病即肛门直肠疾病,通俗说是指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肛肠外科手术即针对此类疾病的手术。
肛肠外科手术,其实是外科手术中,手术创伤和风险相对较小的手术,但其对人的心理影响却很大。譬如,面对肛肠手术,患者会碾转不安,心怀恐惧。这是因为,一是这个部位的神秘和隐私,平时少有 何谓肛肠外科手术新模式?
一句话概括:微创无痛无恐惧。
其一,微创,首先是指手术的创口微小,准确,手术创面缝合精密,细致,且大部分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可完全吸收,不必拆线。
而吻合器及套扎器的出现,则废弃了人工缝合。精密的钛合金仓钉钉合或者高强度弹力线代替了手术缝合,对位精确,既快捷又省力,很短一段时间后,留在体内的钛合钉或弹力线就会悄然脱落。这就是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微创技术----PPH及RPH技术。
关于微创的内容,尚有许多细节步骤,此不详述。譬如:
1,手术中的手法扩肛: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打破“充血-梗阻-挛痉-疼痛”的恶性循环。
2,手术切除缝扎的“八字”秘诀:不扎皮肤,不扎粘膜。
3,注射硬化剂等药物的“八字”秘诀:宁深勿浅,宁远勿近。
其二,无痛,手术是对机体的创伤和侵害,疼痛是正常机体的必然反应,无可避免。因此,对手术的止痛是外在的,必须的。而且这种止痛的最新理念是超前镇痛:当疼痛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生理依据是:人体产生疼痛,是因为人体内释放出现了大量的有活性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组织胺,缓激肽,乙酰胆碱等,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启动并完成疼痛的生理反应,因此,称它们为致痛因子。这些致痛因子平时并不存在,当机体出现如疼痛等异常情况时,才得以合成并释放到血液里并发挥其生理作用。
换言之,当这些致痛因子已经出现,再采取任何措施,都不能完全阻挡它们的生理作用。只有影响它们的生成,防止它们的释放,阻挡它们发挥正常的作用,这才是最根本的措施。这就是超前镇痛的理论基础,换句目前流行的大众话,这叫关口前移。就如同大火已经烧起来了,再去灭火,显然有些晚了。
当然,对于疼痛,相应的综合措施也要跟得上,如应用效果明显好,止痛作用大的新药(吗啡类最好),譬如以往单纯用杜冷丁,现在则有更多的品种,更方便,更少副作用,但其价格也更高了。
其它如创面的细致处理等,这样就共同完成无痛手术的任务了。
其三,无恐惧,通俗地说,就是不害怕。其实肛肠手术的疼痛,其中有一部分是心理作用造成的。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恐惧状态下的人体,很容易分泌产生如前所述的致痛因子,同时它们还可以引起其它的应激反应,如应激性胃溃疡造成大出血等就是典型事例。
换言之,恐惧的心理,会导致并且加重疼痛,反过来疼痛又会加重心理恐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10年前,我们做肛肠手术时,患者意识清醒,手术者也乐于与患者不断的对话并给以鼓励。“疼吗?坚持呀!”而患者躺在手术床上,也会咬着牙,用与以往不一样的声音说“不疼呀……”,其实,此时他已经大汗淋漓了。现在想来,他当时的恐惧状态一定是非常严重了。后来了解到,患者在手术中的听力特别敏感,而一听到刀剪的金属碰撞声,就会心头一紧,全身不安。这些感受都会铭刻在患者敏感的脑海之中,而形成不良的记忆,其专业术语就叫做显性回忆。这种回忆显然是不良的刺激并能加以放大,这也是肛肠手术能成为“天下第一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人其实很早就认识到这一问题,但苦于没有好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只好借助坚强的意志来控制,譬如传说中的刮骨疗毒,关公的超凡表现,大约是一种美好的神话理想而已。
现在的无恐惧手术,则完全无此担忧,患者在一种完全无意识,无知觉的睡眠状态下,完成手术操作。实际上,无恐惧的要求是对无疼痛的更深层次,更高级的延伸,手术中则完全由专业麻醉师控制其意识状态,当手术结束时,患者怡然醒来,心理轻松且有欣快感,这就是无恐惧手术的过程和意义。
还有一点值得欣慰的是,麻醉师的意识控制剂,不仅能够让你入睡,而且产生梦境,竟然还能够决定你梦中的状态是美好的,惬意的,还是可怕的,沮丧的,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进步啊----让手术和恐惧相脱离,和舒适惬意相伴随!
简言之,现代医学从以注重病情为主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了新的医学模式--在 而在这一模式的框架内,肛肠专科医师所能做的正是:在更广泛的范围,更高级的层次,对于肛肠外科手术新模式-----微创无痛无恐惧手术,给之以认识,施行,推广。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