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张店的徐女士总感觉乳房疼痛,到医院一检查,发现一侧乳房内有两个肿块,直径分别为3厘米和1厘米。大夫给出了观察治疗的建议,但一段时间过后,徐女士乳房的疼痛感加强。徐女士医院,乳腺科主任李运生通过彩超和手诊结合的诊断方式,认为徐女士乳房内的肿块有乳腺癌和肉芽肿性乳腺炎两种可能性。“肉芽肿性乳腺炎非常容易与乳腺癌、乳腺结核、乳腺导管周围炎等疾病混淆。”李主任说,正因如此治疗前一定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微生物学和病理组织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分析。
徐女士要求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李主任发现患者乳房内弥漫性炎症面积非常大,脂肪细胞变性坏死,肿块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只能一点一点慢慢剥离清理,没法快速切除。”李主任说,由于切除组织表面积较大,术中如何将创口控制在最小,如何重塑乳房形状都是很棘手的问题。“要保乳,还要美观。”考虑到患者较为年轻,李主任除了切除病灶,还为患者创口进行了美容。通过活检检测,徐女士患的是肉芽肿性乳腺炎。
据介绍,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乳腺慢性炎症,包括多个临床病种,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呈逐步增高趋势,是一种常见于非哺乳期的乳腺炎症。由于该病常反复发作,不少患者因此甚至切除了乳房,严重地影响了生活质量。不过,随着精确医学的开展,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治模式也变得更加完善。
“这个病一旦形成,后期发展起来非常迅速,会使患者痛苦加倍。”李主任介绍,该病病程较短,均在5个月以内,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发病后乳腺肿块突然出现或肿块突然增大,几天后皮肤发红形成小脓肿,破溃后脓液不多,久不愈合,红肿破溃此起彼伏,晚期导管周围可出现脂肪坏死周围炎性肉芽肿。
“有的病人后期疼痛非常厉害,换药都必须打麻药。”李主任说,该病平均发病年龄约30岁,一旦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关键在于明确诊断,因为初起肿块期酷似乳腺癌,易造成误诊误治。肉芽肿性乳腺炎术后易复发,为减少复发,除定期复查外,饮食指导也十分关键,患者应避免食用有催乳作用及辛辣油腻等食品。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