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球虫病有什么症状
本病分布广,感染率高,损失严重。一般每年5-9月是本病的发病季节,一般分两型:
(1)鹅肾型球虫病,患鹅通常在3-12周龄之间,呈急性过程,精神萎靡,衰弱,腹泻,粪带白色,食欲缺乏,眼神迟钝并下陷,翅膀下垂。幸存者可能表现颈扭或把颈贴在背上,步态蹒跚。
(2)鹅肠型球虫病,初期表现活动减少,食欲下降,羽毛松乱,下水时羽毛易浸湿,眼无神,喜蹲伏,继而发生下痢,排白色稀粪,常带有血液或血块,沾污肛门,数日后死亡。
鹅球虫病病理变化
肾球虫引起的病变,主要在肾脏,可见肾脏肿大,呈淡灰黑色或红色,表面有出血斑和针尖大小的灰白色病灶和条纹,肾小管充满尿酸盐的球虫卵囊。患肠球虫的病死鹅可见小肠肠管明显增粗,小肠黏膜点状或弥漫性出血,肠腔充满红褐色液体及脱落的肠黏膜碎片,肠黏膜粗糙。病程稍长的病死鹅,可见肠道黏膜有红白相间的出血小点和坏死小点。肝脏常肿大,有的色深,胆囊充盈,有的胰腺亦肿大、充血、腔上囊水肿、黏膜充血。
鹅球虫病症状特点
发病初期,病鹅减少活动,食欲不振,行走不稳,羽毛蓬松杂乱,下水时羽毛容易被浸湿,双眼无神,出现腹泻。接着闭目呆立不动,部分甚至卧地不起,头弯曲伸到背部羽下,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增加饮水,粪便逐渐从稀糊状变成白色稀粪和水样稀粪,然后排出巧克力色或者浅褐色稀粪,并会黏附在泄殖腔周围,共济失调,食道膨大处含有大量液体。病程后期,病鹅体质渐进性消瘦,出现神经症状,痉挛性收缩,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鹅球虫病诊断误区
鹅球虫病分为两种,一种是寄生于肠道的球虫,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其他禽类相似,如血便和肠壁出血,是养殖户常用来判断鹅球虫病的标准;另一种是肾球虫,3周至3月龄幼鹅最易感,常呈急性经过,致死率可高达87%。养殖户对肾球虫常常不怎么了解,鹅群爆发肾球虫病时,由于临床症状没有肠道球虫血便的特征,往往认为是细菌或病毒感染,乱用其他治疗药物,延误治疗时机,造成较大损失。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