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元高、兰明玉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年8月第50卷第8期第页
描述
患者50岁,因发现左侧阴唇肿物于年10月6日入院于成都医院。患者于年妊娠第二胎时开始便秘,顺产时左侧大阴唇中点出现一约1cm×1cm大小肿物,此后缓慢长大,有时轻度胀痛,医院诊断为“前庭大腺囊肿、疝”。查体:左侧大阴唇有一6cm×5cm×4cm半卵圆形肿物,肿物压迫阴道前庭和阴道口并超过中线遮盖右侧阴唇,质软,有握雪感和气过水声;挤压后变小到5cm×4cm×3cm大小,为探查尿道及为手术时的安全置入导尿管,再挤压包块变得更小,不久逐渐恢复原状,见图1;截石位距肛门5cm直肠壶腹3点处有一豌豆大小稍硬结节。彩超检查示肿物位于皮下,呈强回声光点气体光带声像图。年10月5日外院阴道镜检查提示“外阴包块(直疝可能)”。入院诊断:左侧阴唇肿物性质待查。年10月7日行探查手术,见肿物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分离时不慎将肿物刺破,肿物为囊肿,囊壁厚2mm,囊肿壁内面粗糙、暗红水肿,囊腔充满气体、术前灌肠的亚甲蓝生理盐水、粪渣。清除囊肿内容物,探针从囊肿破口插入经过直肠壶腹稍硬结节的中心进入直肠腔;囊肿底部膨大位于左侧阴唇,体部细长经盆底连接颈部,颈部短小联通直肠壶腹稍硬结节。贯穿缝扎颈部,切除囊肿,直肠壶腹稍硬结节周围5mm荷包缝合,将残端送入直肠腔结扎。病理检查结果:囊肿壁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伴单纯性囊肿形成及瘘道改变;诊断为左侧阴唇直肠憩室性囊肿。顺利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异常。讨论
阴唇直肠憩室性囊肿罕有报告。直肠较短,结肠带在此展开形成管状肌肉增厚了肠壁,部分中段和下段直肠位于腹膜外及直肠前陷凹以下均有周围组织包裹加固,蠕动弱、肠腔压力较低,故很少发生直肠憩室。当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使直肠壁薄弱、外牵拉、管腔内压增高时可导致肠壁突起,甚至内翻到肠腔内,形成囊袋或息肉状;囊袋内多为直肠内容物;少数囊袋口狭小、收缩、扭曲,直肠内容物易进难出长期潴留,使囊袋逐渐增大形成囊肿,可并发炎症、溃疡、穿孔、脓肿、坏死、窦道、瘘管、结石[1-2]。直肠憩室可以到达会阴、肛周、股部、尿道、膀胱、阴道、子宫,导致直肠及其周围组织器官疾病,如粪瘘、尿瘘,内翻性憩室可致直肠脱垂[2-3]。
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可诊断直肠憩室,也可能在X线造影剂充填憩室、内镜检查、手术时才确诊。阴唇直肠憩室性囊肿的鉴别诊断:前庭大腺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植入性囊肿、子宫圆韧带囊肿、中肾管囊肿、副中肾管囊肿内均有液体或半流体而没有气体,挤压时大小无明显改变[4];腹股沟斜疝增大后,增加腹压时疝内容物可以进入大阴唇,减低腹压或推挤疝内容物回纳腹腔后疝能变小或消失。直肠憩室需要治疗,非手术治疗可减除部分病变,手术切除才可根治[2-3]。
图1左侧阴唇有一6cm×5cm×4cm半卵圆形肿物压迫、遮盖右侧阴唇
本例可能是由于直肠壁薄弱,妊娠时孕激素水平增高松弛了平滑肌,便秘和妊娠、分娩增高了直肠腔压力、损伤了直肠和盆底导致了直肠憩室;憩室颈部狭小,憩室收缩性差,粪便和气体易进难出潴留憩室,其炎症及破溃形成了窦道与周围组织粘连,病变逐渐发展突入盆底,再进入疏松的左侧阴唇,进一步增大,最终导致囊肿,手术切除得以根治。
参考文献
[1]StollmanN,RaskinJB.Diverticulardiseaseofthecolon[J].Lancet,,():-.
[2]赵宝明,张书信.大肠肛门病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3]杜如昱,王杉.结肠与直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收稿日期:-01-13)
(本文编辑:沈平虎)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