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软组织因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属中医学肛门痈疽范畴。中医按病位分别命名为:锐疽、脏毒、悬痈,坐马痈、跨马痈、臀痈、盘肛痈等。局部特征为肛门会阴部红、肿、热、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食欲不振。常因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
肛周脓肿发病率约为2%,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肛周脓肿发生后应认真对待,发生在肛门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和骨盆直肠窝及男性前侧的会阴筋膜下的脓肿最为凶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我们来听听医生怎么说吧
:肛周脓肿有啥表现?
:肛周脓肿的一般症状是:
(1)先感到肛门周围有一肿块,微感疼痛,或感肛内刺痛,或坠胀作痛。
(2)继则疼痛加重,肛门周围肿块增大,红肿热痛,质较硬。重者恶寒、发热,身体困倦,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
(3)如不作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一周左右局部即可形成脓肿。但深部脓肿或粘膜下脓肿初起局部症状可不明显,而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较重。脓肿形成后局部可有波动感,如自行溃破或切开后可流出黄白色脓液。
(4)此后疼痛可逐渐缓解或消失,肿胀渐消,体温下降,其它症状亦随之缓解、消失。
(5)结核性肛周脓肿则起病缓慢,肿痛较轻,脓成溃破或切开后流出之脓液清稀或伴干酪样物。常伴有低热,盗汗、颧红,形体消瘦等症。
:肛周脓肿有啥体征?:
局部红肿:病位较浅者,可见局部皮肤鲜红或紫红色,皮温增高,有局限性肿胀高突。病位较深者,初期肛周可无异常,或漫肿皮色改变不明显,如发于一侧,可见双侧臀形不对称。2.肿块及波动感:浅表者,肛外触诊即可发现肿块硬结的位置、形态,范围及有无波动感。位置深者,则须行肛内指诊或双合指诊,才能查清肿块的位置、形态、范围及有无波动感。有时脓腔压力过高,波动感可不明显。3.脓性分泌物:如脓肿破溃,则破溃口有脓液溢出。脓多稠厚色黄,多为金葡菌感染;脓淡黄味臭,多为大肠杆菌感染;混有绿色,应考虑是绿脓杆菌感染;脓清稀而呈米泔样,含有干酪样物质,多为结核杆菌感染。
1.:肛周脓肿怎么治疗?:很多患者朋友得了肛周脓肿后,总问可不可以吃点消炎药治好,或者门诊几分钟处理好。当然换位思考的话,我也会这么想的,但是实际上这是是错误的想法。1.一旦确诊,医院就诊,而且必须行手术治疗,以免脓肿向深部和周围组织蔓延,不应等待硬结变软或局部红肿,而延迟手术。2.不应过分依赖抗生素或者吃药而采用保守疗法,否则不但不能根治,还易致局部硬结长久难以消散。3.手术要求较高,要防皮肤过早粘合,影响引流。同时,病根-内口,即原发感染的肛窦,手术必须处理,医院都是简单排脓,没有处理内口,往往是需要二次手术的。4.重要一环:换药。换药时候引流纱条必须卡到位,可以保持引流通畅,避免二次手术。术后换药比手术更重要,很多患者换药怕痛,而害怕换药。〔国内曾经有一位肛肠名家这么说:脓肿、肛瘘等感染性疾病换药时不痛说明医生换药根本就没到位,伤口根本都没清理干净〕,这虽有些夸张,但充分说明换药的重要性,有的患者换药时候喜欢选择手法轻的实习医生,由于经验不足,往往引流条没上到内口处,换药效果差,愈合慢,甚至再次手术。5.浅部脓肿宜直接放射状切开,对深部脓肿,我们一般采用挂线(即很多朋友看到的橡皮筋)或者置管等,对大脓肿,我们采用挂浮线(即很多朋友看到两个切口间的橡皮条)。不同的手术方式都是为了安全,有效,保护肛门肌肉及功能。所以同样是脓肿,手术方式根据病情不同而不同。6.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虽然目前可以使治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但是,有的朋友喜欢问我是否有再复发的可能性,我的回答依旧是:有!但是概率极低。这与患者是否坚持术后换药,中药坐浴及饮食等密切相关。
7、如果合并糖尿病等一系列基础疾病,则一定要控制好血糖,不然伤口难以痊愈。
:肛周脓肿咋预防呢?:
1、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与腹泻,避免损伤肛门。
2、经常清洗肛门会阴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积极治疗其它肛肠疾病,如肛窦炎、肛裂,慢性直肠炎等。
易县杏林集团,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服务-5632999-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