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早上起床会感觉疲劳、腰酸背痛,白天也提不起精神吗?可能是因为你体内的湿气太重了!
今明两天南京都有雷阵雨,过几天,南京又要入梅了,到时候各种雨雨雨ヽ‘、ヽ、ヽ、ヽ‘、,不仅得“拼内裤”,身体还更容易受湿气侵袭!
湿为阴邪,最伤阳气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邪一旦形成就特别难去除,有“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的说法。正所谓“湿为阴邪,最伤阳气”。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因环境、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每人体内都有不同程度的湿气。
湿气不除,人会莫名犯困没有精神,睡再久也睡不够,而且会引发各种严重疾病。比如:
1湿气如果侵入人体的胸膈部分,就会阻挡气机的升降,出现胸闷。
2如果湿困脾胃,就会使脾胃功能减弱,出现吃饭不香,胃脘胀痛、便溏、小便短涩的情况。
10人9湿!测测你体内湿气重不重湿有什么特性呢?重浊、粘滞、趋下。以下这些湿气重的表现,快来对照并自查一下吧!
体内有湿气的表现症状
1起床时:看感觉体内湿气重,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懒得动弹,即中医里讲“湿重如裹”。
如果水湿停留在关节,有的人还会出现关节酸痛等症状。脸上出油、头发油、眼屎多、湿疹、疮疡,其实都是身体有湿的表现。
2洗漱时:看舌苔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这也是湿气的表现!
(齿痕舌是由湿气的表现▼)
3如厕时:看大便如果便后,大便粘滞在马桶上总冲不干净,这就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以下也是湿气重的表现1.睡觉留口水、身体有异味
2.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3.感到累,连说话都懒得说,没劲儿
4.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5.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6.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7、女性阴部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阴囊潮湿。
这三大招赶走体内湿气1多消耗、多运动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祛湿、健脾胃要这样吃脾属土最忌湿,所以湿气最易伤脾。“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去湿气第一步就是要健脾胃。而药补不如食补,下面这些食养、食补、食疗能帮你养脾胃、去湿气。
01经典莫过薏米红豆中医都称薏米为“薏苡仁”,是祛湿消肿的上品。红豆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的功效。由于红豆性善下行,古人有“多食令人瘦”的说法。不需考虑什么比例,将两种食材各抓一把来熬汤,可放点冰糖,祛湿效果极佳。
02陈皮+姜汁泡水喝陈皮祛痰湿,姜汁有辛散的作用,都是除湿气的“小能手”!陈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03荷叶煮茶也不错这道食物南方人更熟悉,是凉茶的经典配方,有清暑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去中药店就可以买到。将荷叶撕成小片,用开水冲泡就可以了,淡淡的清香,再配点冰糖,一天喝两次,的确是夏季美饮。04山药+冬瓜熬汤每天用一段山药加半斤冬瓜熬‘健脾祛湿元宝汤’,山药能健脾,冬瓜能祛湿,这两样可谓祛湿的‘黄金搭档’。
3多按按你身上的四大祛湿开关中医专家指出,按摩是一种很好的祛湿方法,常刮身体4大祛湿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丰隆穴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足三里位置: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曲池穴位置: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来源:健康时报、新华网、搜狐健康
编辑制作:金陵名医堂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