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所有深部(全身)霉菌病原中,球孢子菌(Coccidioides)的地理分布范围最为严格。猫和犬在干燥的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及美洲中部和南部外的地方流行性区域以外不常发生感染。下游的北美生物带(LowerSonoranlifezone)生境很适合于支持这种微生物的生长。粗球孢子菌(C.immitis)(也称粗球芽生菌——译注)见于圣华金河谷(SanJoaquinValley),而C.posadasii则见于其他地区。地方流行性区域的主要特点是沙地碱性土壤、降水量小,夏季温度高。在高温期间及降水稀少时,这类微生物在土壤表面下生存。在大雨过后发生干旱期时,这类微生物在土壤表面复制形成孢子,有侵袭性的分节孢子(arthrospores)通过风及其他引起灰尘的活动在环境中传播。在地方流行区人感染的数量在沙尘暴及地震后明显增加。与犬相比,猫似乎对本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猫在开始发病时常常比犬更为衰弱。虽然在猫见到报道的病例不多,但主要的感染途径可能是吸入气传性分节孢子,这与其他动物相同。猫通过直接接种病原而感染的情况罕有报道。本病的传播主要通过血源性及淋巴途径。感受态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辅助诊断基本数据:依靠基本数据难以获得诊断,但对评估病猫的整体健康状况很有帮助。曾报道有些病例有非再生性贫血及高蛋白血症。X线照相:可能存在门淋巴结肿大、间质性肺病及胸膜疾病。门淋巴结肿大对地方流行性地区犬发生本病具有指征意义,但关于猫对其间的关系还不清楚。骨损伤不常见,但可见有骨生成(osteoproductive)和骨溶解性病变的混合变化。血清学检测:虽然在猫进行的血清学检测不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清学方法要比以往所认识的价值更高。一项研究表明,在检查过的大多数感染猫存在有沉淀素抗体(precipitinantibodies)及补体结合抗体,而且两种抗体均存在较长时间。虽然对这两类抗体在诊断上的应用仍需进行研究,但目前的研究表明血清学检测阳性与猫的本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对诊断本病的进展及对治疗的反应而言,血清学检查也不是一种完美的检测方法。
诊断注意事项病原体存在的数量并非总是很大,因此细胞学鉴定有时需要长时间的显微镜下检查。应对所有病猫的旅行史进行详细调查。临床上不应尝试进行细菌培养。感染性分节孢子(infectiousarthroconidia)易于雾化,易使人发生感染。在地方流行性地区,在对任何引流性损伤进行培养时,均应联系兽医诊断实验室。
治疗主要疗法唑类药物:伊曲康唑及氟康唑均用于治疗本病。伊曲康唑的安全剂量为5mg/kgq12hPO,应与食物一同给药;胃的酸性环境有利于药物吸收。给药时可将胶囊打开,药物分装在明胶胶囊中或与罐装食物混合。药物也有口服液,而且生物可利用性比胶囊剂高。伊曲康唑可浓缩于皮肤,因此对皮肤感染极为有用。氟康唑能更好地穿入CNS和眼睛,目前以相对较为便宜的剂型供应。近来的文献资料中报道有多种给药方法,建议的给药为每只猫25~50mgq12~24hPO。与伊曲康唑不同的是,氟康唑不需要与食物混合给药来促进吸收。
辅助疗法咪唑类药物具有抑制真菌作用,但无杀灭真菌的作用。采用这类药物治疗时应长期用药(即临床症状康复后仍需用药2个月)。两性霉素B是猫对伊曲康唑或氟康唑没有反应时的一种治疗方法。两性霉素B可采用皮下给药,这样可明显降低本药可能的肾脏毒性。用药方法参见第43章。诊断时许多猫由于长期厌食而衰弱。这种情况下胃管饲喂可由猫主为病猫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
治疗注意事项停止治疗后复发较为常见,即使长期治疗也是如此。康复后在人可为终身免疫,但是否康复的动物也具有同样的免疫能力还不清楚。虽然猫对伊曲康唑有较好的耐受性,但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血清化学检查,以评估肝脏毒性。表现肝中毒临床症状(即厌食和黄疸)的猫不应再继续用药,至少暂时不应再用药。肝脏酶活性升高的无症状猫没有必要停止用药,应继续密切观察。
预后猫患球孢子菌病的长期预后谨慎。
相关文章推荐自主性神经机能障碍诊疗技术
疽蝇病诊疗技术
心跳呼吸骤停诊疗技术
引流管及结构性病变
乳糜胸诊疗技术
亲衣原体感染诊疗技术
内科疾病的皮肤标志
腹泻
颈部下弯诊疗技术
淋巴瘤化疗诊疗技术
尿崩症诊疗技术
隐孢子虫病诊疗技术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