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瘙痒的原因
1、错用保湿霜
保湿霜是重要的护肤用品,但专家指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常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将保湿霜用在已经干燥的皮肤上,而这是不会起什么作用的。正确的方式是在皮肤还湿润的时候将保湿霜抹上。
2、长时间洗热水澡
长时间暴露在水中,尤其是热水里,会洗掉对皮肤起保护作用的天然油脂。如果你洗完澡之后感觉皮肤很紧,那说明皮肤已经很干了。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选择淋浴而不是在浴缸洗浴。洗澡的水并不一定要是冷水,但它应该是温水而不是热水。对身体上的水,不应该使劲地擦,而应该用毛巾轻轻地拍打擦干,然后马上擦上保湿霜。不管怎样,都不要使用任何很粗糙的工具来清洗身体。人们喜欢用搓澡巾和刷子搓皮肤,这可不是个好办法。
3、使用香皂
“皮肤干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使用香皂。”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皮肤学教授ClaudeBurton博士说。“香皂能很快地把保护我们皮肤的天然油脂洗掉。护理干燥皮肤,要选择温和的‘天然香型的香皂。”Kenet说。虽然医生总是告诉我们要勤洗手,但是过分地洗手会让我们的皮肤变得干燥并引起裂缝,进而导致出血,这就会使受感染的几率变大。
4、令人发痒的服装
许多人在明知道他们的衣服会让人发痒的情况下,还是顽固地穿下去。这可能使身体变得更痒,因为皮肤发炎会引起皮肤干燥,干燥的皮肤在接触刺激性的东西时会变得极其敏感。衣服应在第一次穿时就感觉舒服,同时还要确保衣服不要太紧。
5、某些药物
很多药物含有使皮肤干燥的副作用。例如治疗高血压类的利尿剂,治疗过敏类的抗组胺剂,治疗粉刺和其他皮肤病类的维生素A。如果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出现皮肤干燥问题,要及时告诉医生。医生会通过改变用药剂量或是转换治疗方法来解决病症。
6、疾病引起皮肤瘙痒
疾病也会使得皮肤易于干燥。湿疹和牛皮癣--需要直接治疗,谨慎使用保湿霜。糖尿病--葡萄糖水平的波动会引起脱水,使皮肤变得干燥。皮肤干燥还会使糖尿病的康复变慢,并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对于有这种情况的人来说,保证皮肤健康就变得极其重要了。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会减少皮肤分泌的油脂量,使皮肤变得干燥和粗糙,这时保湿霜通常都不起作用。
有时候,对潜在的疾病进行直接治疗,可以解决皮肤干燥的问题。但是在其他一些情况下,你可能仍然需要按照干燥皮肤护理的基本方法来做,并向医生咨询建议。
皮肤瘙痒症除了与一些外界因素刺激有、关,如寒冷、温热、化纤织物等有关,其他病因尚不明了,多认为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肝病、肾病等;
以下一些疾病往往也可引起皮肤瘙痒:
(1)、胆酸浓度过高
胆酸在血中的浓度增高时,会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瘙痒。因此,当皮肤发痒又发黄时,医院检查一下肝和胆,看是否患有胆结石。
血中钙、磷过高血中的钙、磷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皮肤发痒。如果此时皮肤较干燥,并同时伴尿频、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样,或尿少等情况,就要想到肾脏病的可能。慢性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
(2)、内分泌紊乱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皮肤温度增高,导致皮肤发痒,尤以睡觉后瘙痒更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发生阵发性瘙痒;脑瘤患者当病变浸润到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剧烈而持久的瘙痒,且这种瘙痒仅限于鼻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统肿瘤如荤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瘙痒。
因此,当皮肤瘙痒并伴有其他症状时,决不能等闲视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医院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二、皮肤瘙痒的治疗方法
主要有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肝胆疾患、习惯性便秘、糖尿病等。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1、首先应去除病因,如因风寒或暑热而致者,应调适寒温,避免暑热及寒冷刺激;如对食物诱发者,当忌油腻酒酪、鱼虾海味等。
2、瘙痒处应避免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内衣应柔软松宽,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尼龙及毛织品衣服贴身穿戴。
3、阴痒患者,应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切忌搔抓不洁。不滥用强刺激的外涂药物。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患于未然。平时情绪逸怡,忌忧思恼怒,精神力求欣快。
4、治疗皮肤瘙痒常用西药抗组胺药、钙剂及激素等。由于这些药物禁忌多,常引起嗜睡、乏力及其他副反应,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慢性病人很难坚持治疗。肤痒颗粒具有用药安全可靠、副反应少等优点,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患者也适用。肤痒颗粒对湿盛型皮肤病疗效显著,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可加用赛庚啶或其他抗组胺药。
5、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应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之功效。
三、皮肤瘙痒用什么药
外用药方面就情况就比较复杂了,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酌情选用药物:
1、面部的皮肤瘙痒
一般来说,如果是面部的皮肤瘙痒,可用4~6层浸满3%浓度硼酸溶液的纱布,在面部进行湿敷,持续时间约为1小时,然后薄薄的涂上一层艾洛松软膏,每天使用一次。此类外用药有收敛、保护皮肤作用,还有抗过敏、消退红疹作用,对面部皮肤无不良刺激,不会发生面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质激素类副作用。另外,在治疗期间必须停用所有护肤品。
2、颈部后侧、背部、四肢、手背、足背
皮肤瘙痒如果发生在颈部后侧、背部、四肢伸侧、手背和足背等部位,可选用皮炎平软霜、无极膏、抗敏止痒水等药物。此类药物有神经麻痹性止痒和抗过敏作用,不过对皮肤刺激性也比较强,由于上述部位的表皮角质层比较厚,所以比较可以耐受此类药物对皮肤轻微的不良刺激。
3、胸部、腹部、臀部
皮肤瘙痒发生在颈部前侧、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侧,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此类药物对皮肤有安抚、保护、凉爽止痒作用,无刺激性。因为这些部位表皮的角质层比较薄,不能选用以酒精为溶剂的药水,例如抗敏止痒水、皮炎宁酊等。
4、腋下、脐周、腹股沟
皮肤瘙痒发生在腋下、脐周、腹股沟、外阴部、肛门,可选用复方咪康唑软霜、派瑞松霜(又称复方达克宁霜)、肤康王霜、宝龙康霜、复方康钠乐霜等。此类药物有抗敏止痒和抗真菌感染作用。因为上述部位皮肤分泌物较多,皮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当这些部位皮肤发生瘙痒时,往往同时会伴有各种类型的真菌感染,所以上述药物很适合使用于这些部位的皮肤瘙痒。
小贴士:
以上所提到的药物使用信息仅可用于参考,不管是内服的还是外用的药物,建议还是应该在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之后在其指导下合理使用,因为盲目用药很有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产生副作用。
特别要注意,在发生皮肤瘙痒时,不要随意自行使用一些含激素的外用药膏如皮炎平、无极膏、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醇霜。这种激素类药物在开始使用的时候可能效果很好,一涂之后能使某些皮肤症状很快消失,可是这种药物在长期使用一段时间后很有可能会发生涂药部位皮肤异常,如继发感染、毛囊炎、毛细血管扩张、激素性皮炎、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女性还可能出现毛发增多等严重反应。
另外用了激素类药物后容易产生依赖性或耐药性,而且还可能导致过敏,造成患处皮肤出现干燥、粗糙、脱屑,甚至有浅细的裂纹。
因此,建议如果皮肤只是比较轻微的局部瘙痒,应该用一些不含激素的有润肤作用的外用药就可以了(鱼肝油软膏。尿素软膏等皆可选用)。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瘙痒和明显的大范围皮疹,或是皮肤出现红肿、溃疡、渗液等皮炎症状,千万不要擅自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及内服药品,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健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