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医院外二科
刘丹刘杨医院肛六科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与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换药的效果。方法将45例接受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及观察组(22例)。对照组于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采用中医科常规坐浴后使用呋喃西林纱条换药,每日1~3次;观察组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后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换药,每日1~3次;对比术后第3天、第10天、第15天、第30天脓腔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术后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病人术后治疗第3天、第10天、第15天、第30天脓腔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较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脓腔愈合时间分别为45±5和4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用于肛周脓肿创面愈合效果较中药坐浴换药明显,能够缩短换药时间。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肛周脓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换药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疾病,在脓肿成熟期行一期根治术是近年来肛肠科的一大进展。为了尽可能的消除脓肿及腐败组织,使引流通畅,手术创面往往较大,术后换药时间长,创面愈合慢。较高的发病率以及其治疗方法的困难性,使其成为肛肠科治疗的焦点之一。肛周脓肿术后均为开放性创口。用药换药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肛肠科医生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减轻疼痛,减少出血及分泌物渗出、促进早期愈合的药物和方法,现通过使用中医中药及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治疗45例肛周脓肿患者,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年09月至年04月在我科治疗重度肛周脓肿患者45例,手术方法均为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其中坐骨直肠窝脓肿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2例。45例患者生命体征尚可,其中2例入院时要高热症状,脓肿面积(5.5×8.5)~(13.5×9.5),切开脓肿后面积约为(8.5×8.5)~(20.5×9.5),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常规:WBC:12.3×~23.5×。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头孢甲肟2.0克每日两次静点4天,同时静点奥硝唑毫升。同时使用中医科配置中医祛毒坐浴剂(红花20g、黄连15g、双花30g、加开水稀释至毫升)清洗创面。
1.2方法
1.2.1冲洗排除标准:女性妊娠期及哺乳期,恶病质患者。随机将病人分为对照组23例及观察组22例。对照组23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5岁;观察组22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9.5岁。两组性别、年龄、脓肿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2换药方法两组均由同一名医师手术治疗。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及内口挂线术,换药时患者取抱膝位,每日换药1~3次。对照组患者换药前使用中药制剂冲洗坐浴创面,微波治疗后使用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创面,消毒面积越过创面约3cm,填塞中药制剂填塞肛门内、再使用约3×5cm呋喃西林纱条覆盖创面;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中药制剂冲洗坐浴创面,微波治疗后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直接向创面喷洒约0.8~1.0毫升,使用干纱布覆盖创面、填塞脓腔。
1.3评价指标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定脓腔内肉芽组织生长旺盛、脓腔基本愈合为0分;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鲜红为1分;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平坦,淡红为2分;肉芽组织生长缓慢,创面凹陷,灰暗为3分[1]。创口愈合标准治愈时间为创口切开引流至伤口到达Ⅱ期愈合即创面肉芽组织增生充填伤口,伤口收缩和上皮覆盖而闭合伤口,形成瘢痕愈合时间[2]。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采用SPP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剂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结果,见表1。
3讨论
肛周脓肿常规使用外科手术治疗,但肛门术后为感染性创面且愈合缓慢,排便时疼痛加重,长期腹泻更容易造成创面水肿、出血等多种术后并发症。现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后能够缩短换药时间,减轻患者术区创面疼痛感及渗出。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杀菌机理:银离子与致病微生物分别带有正电荷与负电荷,正负电荷相吸附,破坏细菌的呼吸酶,在细胞内酶系统中引起不可逆反应,从而迅速杀灭致病微生物,同时能够营养局部创面,促进表皮细胞增殖。同时,中医常规使用清热利湿解毒中药坐浴,呋喃西林纱条外敷也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同时促进创面的愈合。综上所述,肛周脓肿术后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及中药坐浴均可有效抑制创面细菌生长。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使用方便,能够在可承受的时间内控制感染,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卢栋,郭璐,唐乾力,等.MEBT/MEBO治疗慢性愈合创面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5):-.
[2]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